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历史 > 研究机构、专家与著作  > 详细页面

白寿彝:《中国回回民族史》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李永超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8日 浏览量:

  作者:白寿彝

  中华书局,2007年。

  内容简介:

  《中国回回民族史(上下)》是用新的体例撰写的回族通史,全书分四编:甲编为序说,总结过去回族史的研究成果,实际上是浓缩的回族史学史;乙编为综述,对回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历程作综性论述,实际上是回族简史;丙编为专论,对回族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作专题研究;丁编为人物传记,简要介绍自元代至现代回族历史上各领域的杰出人物约百人的成就及影响。本书是20世纪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体例最完善的一部空前巨著,具有集大成性质。

  目录

  题记

  甲编 序说

  第一章 回族史系统研究的开端

  第二章 回族史系统研究的发展

  一 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

  二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

  三 马以愚《中国回教史鉴》

  四 白寿彝《中国回教小史》、《中国伊斯兰史纲要》

  第三章 回族史料的收集和整理

  一 白寿彝《中国回教史料之辑录》

  二 白寿彝《咸同滇变见闻录》

  三 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纲要参考资料》

  第四章 回族史研究的新阶段

  一 《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

  二 《回回民族问题》一书的出版

  三 《回回民族问题》的作者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的回族史研究

  一 《回回民族的新生》、《回回民族的历史和现状》

  二 回族史料的继续收集和整理

  三 回族社会历史调查

  第六章 最近的二十年(1978—1998)

  一 全国回族史讨论会

  二 回族人物志的编写

  三 回民起义史料的扩大收集和研究

  四 地区回族史研究的成绩

  结语:回族史研究是一门艰苦的学问

  

  

  乙编 综述

  第一章 “回回”这个名称

  第二章 回回民族的回回教

  第三章 回回民族的形成(上)

  第四章 回回民族的形成(下)

  第五章 元明时期的反压迫斗争

  第六章 清前期的反压迫斗争

  第七章 云南回民起义

  第八章 西北回民起义

  第九章 兄弟民族的人民友谊

  第十章 学术文化上的贡献

  

  

  丙编 专论

  一 中国回教的历史

  题记

  第一章 中国大食间的交通

  第二章 大食商人的东来

  第三章 大食法之记载

  第四章 礼堂和公共墓地的创建

  第五章 回回之始盛

  第六章 歧视与厄害之发生

  第七章 寺院教育的提倡

  第八章 汉文译述的发表

  第九章 最近的三十二年

  二 中国穆斯林的历史传统

  三 从怛逻斯战役说到伊斯兰教之最早的华文记录

  (一)怛逻斯

  (二)怛逻斯的战事

  (三)怛逻斯战役对于唐在西域地位上的影响

  (四)怛逻斯战役对于唐大食国际关系上的影响

  (五)怛逻斯战役与伊斯兰教之最早的中文纪录

  四 宋时大食商人在中国的活动

  (一)宋以前南海上的香料贸易与大食商人

  (二)宋时大食商人在蕃商中的地位

  (三)宋时大食商人与朝贡

  (四)宋时大食商人在中国生活的情形

  (五)宋时大食商人在中国贩卖的商品

  (六)宋时大食商品在中国的影响

  五 元代的吉普赛人——哕哩回回

  (一)哕哩释义

  (二)哕哩是最早的名称

  (三)元代的哕哩回回

  (四)元代以后的哕哩人

  六 明代哈密地方的哈刺灰人

  七 回教清真教名称源流考释

  八 明清回族进士考略

  (一)顺天府

  (二)直隶

  (三)江苏

  (四)山东

  (五)安徽

  (六)河南

  (七)浙江

  九 中国伊斯兰教教派与门宦

  第一章 教派、门宦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条件

  第二章 教派的类别与门宦的特征

  第三章 三大教派

  第四章 四大苏菲主义学派及其门宦

  十 中国伊斯兰教碑文选注

  (一)西安化觉寺创建清真寺碑

  (二)西安重修礼拜寺无相记

  (三)泉州重立清净寺碑

  (四)广州重建怀圣寺记

  (五)广州尔卜道拉喜墓碑

  (六)杭州真教寺碑记

  (七)嘉兴府建真教寺碑记

  (八)南京敕建净觉、礼拜二寺碑记

  (九)刘介廉公墓志

  (十)青州赵氏先茔碑记

  (十一)青州圣裔赵氏重建碑

  (十二)大名县城镇南关小东街礼拜寺碑记

  (十三)定州元至正八年重建礼拜寺记

  (十四)定州明正德十六年重修清真礼拜寺记

  (十五)昆阳故马公墓志铭

  十一 《古兰经》的汉译

  (一)国际译坛掠影

  (二)国内译本综览

  (三)汉文全译本巡礼

  铁铮从日文转译的《可兰经》

  姬觉弥总纂的《汉译古兰经》

  王静斋的三种《古兰经译解》

  刘锦标的《可兰汉译附传》

  杨敬修译《古兰经大义》

  时子周的《古兰经国语译解》

  马坚通译《古兰经》及前八卷注释本

  林松的《古兰经韵译》

  仝道章 的《(古兰经)中阿文对照详释本》

  周仲羲译《古兰经》(新加坡印本)

  马振武的经堂语《古兰经》译本

  沈遐淮的《清真溪流——古兰经新译》

  十二 有关杜文秀对外关系的几个问题

  (一)杜文秀与英法侵略者的接触

  (二)腾越的通商

  (三)“回教国”的问题

  (四)刘道衡使英问题

  (五)有待研究的问题

  十三 清朝同治年间西北回民自卫抗清斗争述略

  (一)关中发难

  (二)金积堡之役

  (三)河州之役

  (四)西宁之役

  (五)肃州之役

  (六)乌鲁木齐之役

  十四 近代史上回族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十五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回回民族的新觉醒

  十六 对中国回族经济的审视与沉思

  十七 全面研究回民抗日的历史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回民抗日

  (二)国统区、大后方的回民救亡运动

  (三)沦陷区回民的反抗斗争

  (四)全面研究这段历史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附录

  回回教人中国史略(陈垣)

  中国回教寺院教育之沿革及课本(庞士谦)

  清真教育会记事

  《中国回教俱进会本部通告》序(王宽)

  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赵振武)

  五十年求学自述(王静斋)

  

  

  丁编 传记

  元代

  一 赛典赤赡思丁 赛典赤纳速刺丁 赛典赤忽辛 赛典赤乌马儿 赛典赤家族

  二 阿合马

  三 扎马刺丁 也黑迭儿丁 四萨都剌 高克恭

  明代

  一 常遇春 冯胜 冯国用 沐英

  二 郑和

  三 马文升 海瑞

  四 李贽

  五 丁鹤年 梁檀

  六 麻贵 马守应

  清代

  一 米喇印 丁国栋

  二 马进良 马宁 哈国兴 苏尔相

  三 王岱舆 马注 刘智

  四 祁静一 马来迟 马明心

  五 改琦 蒋湘南

  近代

  一 伍长华 马辰 郑国鸿 沙春元

  二 徐天尧 安玉贤 马维骐 马秀廷 白金柱 左宝贵 马福禄

  三 杜文秀 李国纶 苏天福 马如龙

  四 白彦虎 马化龙 马占鳌 马海晏 马桂源 马文禄

  五 马新贻 郑魁士

  六 马德新 马联元 王宽一 马启西

  七 丁拱辰 杨枢一 王子斌 李元庆

  现代(上)

  一 马骥云 丹鹏晏 马玉贵 赵钟奇

  二 丁竹园 丁宝臣 蔡大愚 刘庆恩

  三 马骏一 郭隆真 刘清扬 吴祯

  四 马本斋 刘震寰 安德馨 马君图

  五 韩幽桐 马宗融 马坚 纳训

  六 金尔珍 金颂清 金祖同 马骀

  七 马安良 马福祥 马麒 马麟

  八 白崇禧 马鸿逵 马步芳

  九 马鸿宾 马佐 端木杰

  十 吴鸿宾 刘屹夫 刘格平 马青年

  现代(下)

  一 蒋翰臣及其家族 魏子青 杜秀升 安树德

  二 铁宝廷 马伯声 陈经畲 温少鹤 丁德山

  三 白瑞启 白泽民 赵炳南

  四 童琮 马六舟 马邻翼 唐柯三 时子周

  五 哈少夫 伍特公 沙彦楷 傅统先

  六 马观政 马聪 白耀明 沙国珍

  七 马连良 侯喜瑞 雪艳琴 薛恩厚

  八 王苹 张平 丁峤 李超

  九 王子平 马凤图 穆成宽

  十 达浦生 哈德成 王静斋 马松亭

  十一 杨敬修 庞士谦 虎嵩山 马良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