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医药 > 傣医 > 基础知识  > 详细页面

傣医理论 四塔五蕴

来源:民族医研院 作者:唐丽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7日 浏览量:

  四塔和五蕴理论源自南传佛教,由印度传入傣族社会。从现在发掘的《戛牙桑哈雅》一书的产生年代来看,据推测大约于佛历380年(公元前924年)由阿仑达听完成这部有关医药的专著。阿仑达听根据历代相传下来的经书中记载的医药知识,摘录整理编成《戛牙桑哈雅》一书。在书中第一和第二集用“四塔”“五蕴”理论形象地解释了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等内容,讲述了人体“四塔”“五蕴”的平衡与盛衰。之后,《戛牙桑哈雅》随南传佛教进入傣族社会,傣医学吸收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对傣医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约在公元前2世纪,佛教第四次集聚在斯里兰卡时,用巴利语梵文将当时流传的许多古代三藏义疏记录成册。觉音(公元5世纪中叶人)用巴利语梵文编著了《帷苏提玛嘎》,引用了南传三藏要点和当时在斯里兰卡流行的许多古代三藏义疏著成此论,此后为叶均译为《清净道论》。书中详细讲述了“四塔”和“五蕴”理论。“塔都档细”即“四塔”,(包括土、水、火、风),是促进和构成人体不可缺少的四种物质元素,书中从病理生理变化的角度较系统地论述了人体内“土、水、火、风”的动态平衡关系。 “夯塔档哈”即“五蕴”(包括形体蕴、心蕴、受觉蕴、知觉蕴、组织蕴),傣医五蕴与佛经中记述的五蕴(色、受、行、想、识)大同小异,各自都从理论上说明了构成人体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1. 四塔(夯塔档哈)

  傣医学“四塔”是指风、土、水、火四种基本元素。傣医学四塔成为塔都档细,是在对事物和人体生命现象直观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而抽象形成的理论概念。傣医学认为“四塔”是指构成自然界和人体的物质元素,万物生长和人的生命健康都离不开四塔,是傣医学对自然界和人体属性及功能表现特性的概括,是从各种事物和现象中概括出共同、本质的特性而形成的理论。

  傣医应用“四塔”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傣医认为四塔先天禀受于父母,在人体内保持相对平衡状态,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四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分述如下:

  (1)风  傣语称“佤约塔”(风),风性善动,以动力性,易游动游走,无处不到,可以带来也可以带走,相当于中医学中之气,有支持运动和资助的特性。从广义讲,主要指生命活动在外的表现;狭义上讲,在生理上泛指各脏器的功能活动,机体内起着输导作用的皆属风所主,包括了人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各种精微物质和机体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如食物在肠胃内的输导,大便、小便的排出,以及正常的生理反射活动(如打喷嚏等)都需要有正常的风才能顺利进行。一旦风失调,就会产生与风有关的各种病症。例如人体内风不足,就会产生排便无力、大便难下、神乏倦怠、头昏耳鸣、消化不良、胸腹胀满等疾病;如果机体风偏盛,则又发生头目眩晕、头痛、神志错乱、抽搐拘挛、四肢末端震颤、行走困难、高热、神昏谵语以及各种疼痛病等。

  (2)水  傣语称“阿波塔”(水),水以湿为性,表现为黏结性和流动状态,有维持、收敛、聚集之特性,代表着机体内的物质储藏,由胆液、体液、血液、口痰、唾液、汗、尿液、脂肪、脓液等12类物质成分所组成。傣医学认为,水为有形之物,是一种流体组织,遍布全身各处,是人体重要的物质本源。傣医学明确指出“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傣医认为“水以湿性,能溶万物”,水是体内各种物质的溶解剂,在体内起着滋养脏腑,保护组织器官的作用。水血二者在生理上相互补偿,互为因果,与机体内维持生命存续的其他物质要素结合,保持各组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水在正常情况下,有保护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如正常排出的小便、排出的口痰和鼻涕,散热出的汗液,帮助消化之唾液,皮肤损伤后的保护性渗出液,以及血液的循环等。人体的水气正常时,可见口唇、皮肤红活湿润,有光泽,弹性好,精神饱满,活力充沛;反之体内水不足,则见贫血、皮肤干燥无华、瘙痒、发热、口干咽燥、精神萎靡、便秘少尿等;若体内水过盛则多见水肿,腹泻、泻泄尿频,头身重着、心悸气短、身体困倦,形寒肢冷,咳喘痰鸣,皮肤苍白发亮,破流黄水等与水相关的多种疾患。

  傣医学认为,水还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当人体“爹卓塔”(火)过盛时,所产生的热可以被水吸收,不致引起体温的明显升高,当机体内的火(热能)不足时,水又可以起到产生热量加以补偿,不致使体内火气偏低的作用。当机体长期缺水时,可见口干烦渴,分泌排泄减少,其他物质成分也就跟随失去其稳定性,出现各种异常反应或病症。

  (3)火  傣语称“爹卓塔”(火),代表着体内的阳气。傣医学认为,火以热为性,具有温煦似火的特性,没有火,万物就无法成熟,亦不可能产生人类的生命体,只有在火的遍熟作用下才能繁衍产生生命体,所以人类和整个自然界都必须在火的作用下方可正常生长发育。火与生俱来,禀受于父母,随人体的生命存在而存在,随生命的结束而消亡。傣医学所指之火,总的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为先天之火,二为后天脾胃之火,即通过先天之火的帮助,将机体内所摄取的各种物质转化为热能,从而成为生命活动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动力。一旦火气失调,将导致各种疾病。如火气不足,会出现头昏心悸、腰冷肢厥、腹泻腹痛、消化不良、阳痿不孕、月经失调,或产育的小儿体质瘦弱禀赋不足等;但若火盛,又将导致人体发热、皮肤发烧、口干烦渴、多汗,或神昏谵语、神志不清、咽喉及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痈疽肿毒,或衄血、便血、尿血,下痢或大便燥结(傣语称为黄买)等。在妇女可见经行先期、崩漏带下等病症。

  (4)土  傣语称“巴他维塔”(土),土以坚为性,有坚硬、固体的特性,土具有消化食物、花生精微、营养机体的作用,主管人体的情志和行为的变化。与土相联系的机体组织器官和物质有心、心脏瓣膜、脾、肺、肾、大肠、小肠、脑和骨髓、舌、颅骨、头发、牙齿、皮肤、肌肉、筋、手足指(趾)甲、吃进的饮食及排泄的废物等。傣医学认为,土是人类生命发育生长延续的基础,称“四塔之本”。

  傣医学认为,土犹如世间大地,以野为性,能载万物。在生理机能活动中,各脏腑自有所主,如胃肠主受纳食物,消化水谷,化生并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肾主生水排水,同时产生其他生命物质,包括塔菲(火)、男女媾和之精气等。心脏主血和神,是土中最重要的脏器,血液的运行依赖心脏日夜不停地推动,得以往返周流不息,使各种“荒补”(养分)到达全身各部;傣医学还认为,心除上述功能之外,一切精神、思维、意志活动均由心所主,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肺主出息入息,同时又是人体的水源,通过呼吸运动、体液的正常运行,以保护滋润心脏,协调和辅助心脏对血液的运行。土在正常情况下,维持身体各器官的活动。如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心、脾、肺、肾等脏腑的正常功能,小肠与大肠的吸收、排泄功能等。病理状态下,人体各脏腑的机能失调,体内土气不足,就会发生纳食少、心慌心悸、消化不良、肌肉消瘦、筋骨无力、听力减退、视力减弱、大小便失调等症状;若体内土气偏盛,又会出现人体全身或局部僵硬、冰冷、或温觉消失,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腹痛便秘和失眠等。

2.五蕴(夯塔档哈)

  五蕴为来源于小乘佛经的佛教概念,蕴有积聚,覆盖之意。佛教传入傣族社会后,其五蕴理论和内容为傣医学所吸收,借鉴佛教五蕴的概念,结合傣医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将其发展为医学概念范畴,将人体五蕴概括为心蕴、形体蕴、受觉蕴、知觉蕴和组织蕴。傣医学用“五蕴”来阐述人体的形态结构、心理活动和情志疾病及其相互关系等,丰富和发展了傣医学理论的内容。

  心蕴(识蕴),是指人对事物的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傣医学认为,心是一切精神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宰、统领支配其他四蕴的作用,有知晓一切事物的生理功能,通过心蕴的特殊功能,使眼识、耳识等五识成为统一的有机体。

  形体蕴(色蕴),是指人的形体和变化。世上万物都有一定的形态,人亦如此,人的一生从生长、发育、成熟到死亡都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人的形体和脏腑器官各有其形态,形体蕴是指正常人完整的各种组织器官所构成的机体外表和脏腑的形状和生理功能。

  知觉蕴(想蕴),指人的认识的直接反应,即思想和想象的思维过程。

  受觉蕴(受蕴),指人体对喜怒忧苦的感受力。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的不同反应,属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

  组织蕴(行蕴),指人自胎儿开始发育成长、衰老死亡过程中的一切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的变化活动。包括全身组织的各种部分,是人类一切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生起、聚合、发动、组合而成的复合物。

  傣医五蕴学说认为,无论是物质或是精神均由多种元素因缘和合而成。五蕴的产生和存在既是生理现象,又是精神现象。五者同时而生,不存在先后,不分属脏腑,不分主次,相互间具有因果联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