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医药 > 傣医 > 基础知识  > 详细页面

傣药的历史源流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晓默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8日 浏览量:

  傣族医药学是傣族人民为防病、治病、强健身体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傣药与傣医密不可分,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远古时期萌芽阶段、原始社会成长积累阶段和阶级社会总结形成阶段。

  第一个时期是傣医药的感悟萌芽阶段。据《贝叶经》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傣族就有了自己的医药,这个时期大约处于傣族社会历史发展的“滇腊萨哈”时期(橄榄时期,相当于公元前536年,距今2520年)。此时期的傣族社会还处于“莫米召、莫米洼、莫米坦”(意为没有官、没有佛寺、没有租税劳役)的原始社会早期。 

贝叶经

  远古时期的傣族先祖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不断积累经验,并将积淀的经验与自然现象相互印证,在探索尝试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对动植物的功能性认识,慢慢就有了“药”的概念。但那时,药与食并不分离,药物往往当作食物食用,充饥与治病密切相连,那时的“药”是无方、无剂、无量,无制作方法,只有煮吃、烧吃、外擦、外包。

  之后,先民们在使用“药”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有效经验和技巧并不断传承完善,于是有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积累,即“医”的大概雏形。《阿尼松桑顺细点》提到:3000多年前傣族部落的首领曾以犀角、象牙、鹿茸等珍贵药材向最高统治者贡奉。另据《阿皮踏麻基干比》、《罗格牙坦》(坦乃罗)、《档哈雅龙》等傣族医学文献记述,相传在3000年前傣族民间就有8位名医,他们各自都创立了“阿巴”,亦称“巴雅”、“平岛”(即药物、处方之意)。

  第二个时期是原始社会成长积累阶段。根据西双版纳勐海县傣文文献记载,大约公元前540年到公元700年之间,傣族社会历史发展处于“波腊萨哈”时期,即“有官、有佛寺、没有负担”的时代。

  在这一时期,傣族先民将前一时期已经认识掌握并积淀下来的医药经验继承延续下来并进一步扩展丰富,但由于没有文字,依然只能靠口传心授来传播保存。与此同时,宗教信仰开始深刻地影响傣族医药的发展。原始傣族先民们根深蒂固的万物有灵观广泛流传于傣族民间,于是,求神送鬼的巫师就应运而生并且和原始的医师之间形成了混淆不清的关系。给人治病时既要送鬼、叫魂、敬神,又要同时给患者服用药物。傣医在行医时要先进行卜卦如用“竖鸡蛋”、“转饭团”仪式,或是用鸡头骨和鸡肋骨进行卜卦病人生病的原因,根据卜卦的结果,得罪了神灵的赠送供品,鬼作怪的则把鬼送走,魂不附体的则是栓线叫魂,这些结束后才就病人的情况进行治疗。

  虽然神、药两用现象突出,但原始社会时期的傣族医学较之远古时期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时期出现了单方、小方、大方(一般单味药治病的称单方,两味或五味以下的方称小方,七、八味或几十味乃至百味药组成的称大方)。对后世傣族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个时期是阶级社会总结形成阶段。在傣族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发展时期,傣医药进入了发展的兴旺时期,这个时期称作“米腊萨哈”,即“有官、有佛寺、有负担”的时代,根据西双版纳勐海县傣文文献记载,大约是公元700年到1950年。这一时期对傣医药最重要的影响是南传佛教的传入。

  南传佛教传入之前,傣医药基本上处于知识与经验的积累阶段,并没有系统成形的傣医药理论。随着佛教的传入,傣民族有了自己的文字。文字的创造与使用,为傣医药知识的传播、交流与普及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载体,从而大大加速了傣医药零散知识的收集、整理、保存、应用、交流、提升与整合,并为最终傣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时期,大量佛教典籍传入傣族地区,在众多佛经中,医学与天文学居首位,相传“八万四千册”佛经中“医学经典有四万二千册”。印度佛经认为,唯有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四大种)才是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是无机世界和有机世界(包括人)存在的最终的原因,人死以后,四大分散,意识消亡。佛教亦认为世界上一切物质是由地(土)、水、火、风四种元素结合而产生,人体也是由此四塔而构成,依赖四塔而生存。受佛教影响,傣族先民们为自己构建了傣医药学基础理论框架——“四塔五蕴”理论,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地吸收外来医学的营养,逐渐形成了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独特的医学体系。

参考资料: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药课题组编《民族药》,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