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贵阳专题 > 资讯  > 详细页面

发展促进团结 团结保障发展 ——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综述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黄家逊 彭泺 2019年03月08日 阅读量:

贵州省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代表领奖。

  2019年1月3日,200多名斜披红绶带的民族团结先进代表齐聚贵州饭店会议中心大礼堂,参加贵州省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主持会议,国家民委副主任赵勇到会指导并讲话。会上宣读了贵州省委、省政府对113个“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76名“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表彰决定。这些在各行各业为民族团结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代表带着兴奋、满怀豪情,从领导手中接过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这次表彰,是五年来贵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领域的最高荣誉。孙志刚在会上指出,自贵州省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以来,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政策支持体系更加完备,民族地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民族关系更加团结和睦,民族文化更加繁荣多彩。赵勇代表国家民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指出贵州省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改革开放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交汇点,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战之年召开,必将汇聚起贵州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开创新时代贵州民族工作新局面。

  贵州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贵州各族干部群众努力奋斗,涌现出了一批典型代表——剑河县台沙村第一书记杨精泽在苗族、侗族聚居的深度贫困村许下“台沙不富我不撤、小康不达誓不还”的诺言;黔西县小学教师杨绍书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大山,教苗寨孩子学汉语、写汉字;都匀市龙潭社区团结辖区各族群众齐心建设家园,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社区民族工作新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贵州得到生动实践。

  贵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日新月异,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民族团结的典范”。

  以心换心 民族团结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贵州省颁布实施了全国首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创造性地把民族团结和睦指数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逐步建立起支持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加快发展的差别化支持政策体系。贵州省民宗委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加强和完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政策支持体系,将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安排,引导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倍加珍惜民族团结、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推动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主任石松江表示,贵州省民宗委在创建工作中始终坚持“重在交心,以心换心”,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推进示范创建取得新发展,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力度空前,产业快速发展和壮大,基础设施突破瓶颈制约,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和提高;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围绕中心推进示范创建取得新成效,制定了一系列与民族工作相关的重要政策文件,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政策环境,形成了指导创建示范的综合政策体系;三是高位组织多级多方推动示范创建形成新机制,把创建示范区作为民族团结的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以高规格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示范区创建;四是创新制度保障精准施策推进示范创建形成新格局,把建设示范区作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制度建设;五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创建示范迈上新台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深入,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强烈,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高位驱动 民族地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除了国家出台支持政策,近年来,贵州省不断加强和完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政策支持体系,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关于支持民族自治州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意见》,印发了《关于支持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编制了《贵州省“十三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贵州省“十三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贵州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三五”专项建设规划》,颁布实施了《贵州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贵州省民族乡保护和发展条例》……基本形成覆盖民族工作各方面、各民族地区的较为完整、较为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在系列重要举措的支持下,民族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空前跃升,黔西南州、黔南州、黔东南州三个自治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7%,生产总值在全省占比提高4.5个百分点,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持续高于全省、高于全国。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果空前丰硕,全省民族自治地方贫困人口从492.1万人减少到162.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1.8%下降到10.3%,扶贫开发取得决定性进展。

  全面深入 民族关系更加团结和睦

  新世纪以来,贵州省充分利用每年10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月的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据石松江介绍,2017年以来,创建活动的重点向提质增效转变:一是提高创建活动示范的层级和影响。主要是推动三个自治州争创全国示范州,推广典型和树立示范,将创建示范带动和典型引路作为示范区建设的基本路径。推动协调各地建立高位工作机制;省民宗委首次安排自治州创建活动专项经费;继续组织开展推荐评审命名全省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推荐参评全国示范单位;组织对自治州申报全国示范州进行省级考核验收及初评;对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来创建活动的经验进行总结,在全国创建活动会议上进行交流。二是在巩固“六进”创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创建活动。落实创建活动大众化、人文化、实体化要求,体现在综合运用微信、互联网、大数据、移动新闻客户端、电子商务平台等新技术、新媒体,创新打造活动载体;制作民族团结宣传片、公益广告、微视频、宣传册、画册、读本等;利用文化广场、民族团结活动中心、民族工作服务站、民族团结讲堂、纪念馆和博物馆、民族团结走廊、文化墙等载体和形式,推动创建活动进街道、景区、园区、服务窗口行业、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等,将“六进”延伸至“八进”“九进”“十进”“十二进”等,增强创建示范的活力和影响力。三是每年命名一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同时,向国家民委推荐一批省级示范单位参评全国示范单位。

  现在的贵州,从城市社区到民族山乡、从机关到学校、从企业到军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全面深入地展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丰硕。

  铜仁市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称号,黔南州、黔西南州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称号,49个地方和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省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点达到1256个,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

  守住传统 民族文化更加繁荣多彩

  侗族原生态音诗、侗族大歌音乐剧《嘎老》创作推出,《奢香夫人》《二十四道拐》《绝地逢生》《侗族大歌》等一批少数民族题材文艺作品在央视等平台热播,“银璨黔彩——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彝族歌舞音画诗《古彝雄风》入选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

  随着“十二五”实施多彩贵州民族文化强省战略、“十三五”实施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工程,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得到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文化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和充实,民族文化艺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民族节庆、民族服饰、民族歌舞、传统手工艺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成为多彩贵州的重要名片。

  “2013年以来的五年,是我省民族地区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五年,也是全省各族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最好的五年。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全省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党的民族政策在贵州落地生根的结果。”石松江表示,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民族工作,把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谱写新时代贵州民族工作新篇章。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http://www.mzb.com.cn/zgmzb/html/2019-01/25/content_8323.htm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