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艺术 > 民族舞蹈  > 详细页面

民族乐舞 历久弥芳 ——写在中国民族民间传统乐舞《沉香·肆》上演之际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 作者:金向德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9日 浏览量:

  2017年12月27日、28日晚,原生态民族民间传统乐舞《沉香·肆》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精彩上演。这部取材于汉、壮、哈尼、维吾尔、傣、朝鲜、藏等7个民族和罗马尼亚传统舞蹈的作品,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纷纷点赞。

剧照•江西汉族石邮傩舞

  一场原生态民族民间舞的洗礼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咙……”伴随着锣鼓的强烈节奏,身着红色花布衣的舞者头戴面具、手持钺斧,款款行至舞台上。只见他们上下推挡、左劈右砍,先是祭拜傩神庙,其后便开始跳傩。简朴、刚劲的动作配上充满意境的舞台布景,一下子把观众带到了江西“傩舞之乡”的祭祀仪式现场。

  《沉香·肆》演出就在这样一个充满古老文化韵味的场景下鸣锣开场了。

剧照•陕北二十八星宿秧歌

  这场演出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传统乐舞集《沉香》系列的第四季作品。该系列作品力求把原生态的传统民族民间乐舞搬上舞台,自2014年推出以来,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完成了对我国12个民族30余支舞蹈的传承。这其中既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包括各民族薪火相传的民间传统乐舞。

剧照•壮族牛王舞

  民族民间的风俗节庆、祭祀仪式、农事劳作、娱乐休闲、传说故事等,构成了中国民族民间传统乐舞艺术的基本元素。

  汉族民间舞蹈往往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长江以南很多地方的百姓坚信“跳傩”能避疫驱瘟,傩神可保一方平安。陕北人则通过跳二十八星宿秧歌,祈求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农耕文明同样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形态:壮族的牛王舞、兵器舞,哈尼族的硭鼓舞,朝鲜族的四物乐,都和各民族所处的生产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洋溢着喜悦的维吾尔族赛乃姆舞蹈,流行于藏区农村广场、打麦场的果谐舞,傣族传统舞蹈长甲舞、蜡条舞、架子孔雀舞、嘎伴光……这些舞蹈无一不表达着各族群众对生活的热爱。

剧照•朝鲜族四物乐

  “推出《沉香》系列的初心,源自舞蹈人的自觉与责任感。它不仅有助于稳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术理论根基,更是依据学科特点,践行当代高等教育文化传承职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这些年来,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教授一直致力于带领该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系负责人高度、黄奕华等老师和学生,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尤其是借助专业舞者的演绎,使得这些传统舞蹈得以有效留存和展示。广受关注和好评的《沉香》系列作品,正是得益于她的理念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系师生的身体力行。

  1999年,邓佑玲师从著名语言学家戴庆厦教授,潜心研究少数民族濒危语言。跟随导师在民族地区调研过程中,她逐渐了解到不仅少数民族语言处于濒危状态,其他许多民族文化传承同样受到很大威胁,人们抢救、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意识亟待加强。

  2009年,邓佑玲出任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其研究方向随之转向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舞蹈与其他传统民族文化一样,很多流传于民间的民族传统乐舞需要有人去抢救、保护和传承,这一工作刻不容缓。”2011年,邓佑玲获得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开始围绕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审美研究项目进行调研。期间,她组织团队奔赴全国各地,完成了针对18个民族舞蹈文化的40余次深入考察, 10多项研究成果终于在2017年底问世。

  一个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自觉

  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当时恰逢北京舞蹈学院成立60周年华诞,中国民族民间传统乐舞作品《沉香》应运而生。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此时,《沉香》已完成三季的演出,并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且第四季《沉香·肆》正在筹备当中。

  有源之水常新,有本之木长青。《沉香》系列所收入的舞蹈作品都源于最地道的民间,除了深入基层采风,北京舞蹈学院还通过把民间舞人请进课堂,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到最原汁原味的舞蹈,理解不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积淀的独特生命体验与精神追求,最终向观众呈现一场场完美的《沉香》演出。这正是邓佑玲所期待的结果,“各民族舞蹈文化都具有独特的属性,不能因趋同化和异化而忽略这种属性,要寻根溯源留住民族文化的根脉。”

剧照•云南傣族架子孔雀舞

  作为长期关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专家型领导,邓佑玲在《应对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危机的对策研究报告》中提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存在舞种数量趋少化、舞蹈传承人老龄化和断代化、舞蹈内涵简单化、舞蹈情感空心化、舞蹈时空随意化、舞蹈仪式趋简化、舞蹈功能风格趋同化、舞蹈音乐电子化等问题。对此,她建议,要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高度,充分提高对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复兴重要性的认识;要贯彻落实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要健全完善民族文化传承人制度,充分利用文化传习机制,建立“人”(活态)的传承机制;要着力营造人口较少民族舞蹈及其文化的社会传承氛围;要努力做好人口较少民族舞蹈及其文化的教育传承工作;加强科学研究,努力为人口较少民族舞蹈及其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这些针对人口较少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建议,同样适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沉香》系列作品的诞生,正得益于像邓佑玲这样的研究者、实践家们对这一课题的执着探索和不懈努力。

  一种走向文化繁荣兴盛的可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族群众自信之源,更是我国文化输出的主要资源。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当前文化传承发展所要努力的方向。

  2015年,邓佑玲带领北京舞蹈学院师生出访加拿大。这次以“中国民族艺术知多少”为主题的舞蹈艺术巡演,受到加拿大各界的广泛好评。

  2017年春节期间,邓佑玲带领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系师生出访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等东欧三国,展示了中国民族民间传统乐舞的风采。出访团队从《沉香》系列作品中精选出维吾尔族麦西来普、锡伯族贝伦舞、彝族打歌等11个风格各异的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节目进行表演,每场演出结束,都会赢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文化共享、民心相通,文化艺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文化艺术越分享就越丰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从建设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着手,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便是重要途径之一。”邓佑玲说。

  出访巡演期间,邓佑玲积极与当地文化艺术界人士交流,为拓宽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铺路搭桥。正是在此契机下,《沉香·肆》加入了罗马尼亚奥尔特尼亚民间舞蹈节目。也正是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让中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者们相互加深了解,不断发掘和分享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

  早在2012年,北京舞蹈学院便联合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服装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等多个院校和机构,组建了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通过开展艺术创作、艺术教育、图书与数字资源共享等领域的合作,探索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径,在民族艺术创意传播平台推出了以茶、书法、瓷器、丝绸、太极、兵马俑、三星堆等为元素的舞蹈诗《中华赋》《国韵》等。而《沉香》系列作为北京舞蹈学院艺术实践项目,同时也是该中心的合作项目之一,则较好地展示了民族艺术高等教育的重大成果。

  “文化艺术能带来情感温度,这是人类所关注的终极关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文化自信的核心终究还是要落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上。”邓佑玲坦言,这就是自己孜孜不倦地投身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研究与传播事业的原因所在。今后,她和她的团队将努力创新发展,继续推出《沉香》系列作品,为繁荣民族文化作出应有贡献。

  《沉香》的成功,体现了舞蹈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懈努力的姿态。穷水之源则澄澈,求木之根故深茂。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舞蹈如沉香之一瓣,历久而弥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