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传媒 > 概况  > 详细页面

彝语电影60年:从零起步 迈入数字化时代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山正元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3日 浏览量:

  60年前,四川凉山州彝语电影译配从零起步,放映员对着喇叭讲电影;60年后,彝语电影译制进入数字化时代,彝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用先进的数字设备放映的彝语电影。折射着时代发展轨迹的彝语影片,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彝族观众的心灵。

彝语电影放映员深入彝族群众聚居的乡村,为他们送去精神食粮

映前介绍,映间解说,打开彝区工作局面

  上世纪50年代初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前后,四川、云南、西康三省从东、南、西不同方位开展凉山彝区工作,各省均派出一两个电影队配合宣传,放映电影。为了帮助彝族群众看懂电影,工作人员就把电影内容和情节翻译成彝语进行映前介绍、映间解说,并用彝语宣传民族政策等,深受彝族群众欢迎。有很多老同志都回忆说,当时就是靠电影队和医疗队“两队”团结彝族上层,联系群众,打开彝区工作局面的。

  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后,凉山先后成立州、县电影队、电影站和电影公司,使新兴的民族电影事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到上世纪60年代初,凉山州电影放映单位发展到60多个,从业人员达200多名(不包括西昌地区),成为凉山州最活跃的文化生力军。

从对口形译配,到涂磁录音,彝族人民有了本民族语言译制的影片

  1964年,凉山州的电影放映员借鉴其他民族地区的经验,实行对口形彝语译配放映。放电影的时候,他们把传话器固定在胸前,头上戴着监听耳机,手里握着音控器,按剧情发展,适时关闭汉语对白,对口形配入彝语。

  那时,一个放映员往往要扮演影片中男女老少所有角色。靠一个人、一张嘴,为众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物配音,难免有失真现象,但彝族群众仍然非常喜欢,看得如痴如醉。

  对口形彝语译配在凉山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涌现出加拉伍聂等一批出色的彝语电影翻译配音人员。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全国启动了少数民族语电影涂磁录音业务。1976年6月,全国唯一的彝语电影译制机构——凉山州电影公司译制科成立了,加拉伍聂为首任科长。科里共有18名翻译、配音演员和录音制作技术人员,开展剧本翻译、影片配音和拷贝录音制作(由四川省电影公司统一涂磁影片拷贝)等彝语电影译制工作。至此,彝族人民终于有了使用本民族语言译制的影片。

  从1976年到1990年,译制科译制出800多部彝语故事片、科教片,受到百万彝族人民欢迎。其中,《大凉山传奇》获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腾龙奖”,《咱们的牛百岁》获广电部优秀译制奖。

凉山州民族电影译制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彝语数字化电影配音,以便彝族群众更好地观影

迈进数字化时代,平均20个村就有一部数字化放映设备

  1996年11月,凉山民族影视译制中心成立,与凉山州电影公司一套人马、两块牌子,面向州里和全国彝区开展电影、录像、录音、幻灯等彝语译制工作,每月都能译制出3至4部彝语影视片。

  这些彝语影视片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彝族观众的心灵,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1997年初,凉山民族影视译制中心译制出电视文献片《邓小平》,在悼念邓小平同志期间播映,产生了很大反响;在学习孔繁森的热潮中,彝语译制片《孔繁森》及时播出,感动了彝族观众的心;彝语译制片《鸦片战争》和《毒品的危害》,在凉山州巡回放映8个月后,全州吸毒人员由8000多名下降到5000多名,其教育意义可见一斑。1998年,上述4部译制片获得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电视艺术“骏马奖”;2002年,彝语译制片《毛泽东与斯诺》和《宇宙与人》再获“骏马奖”。

  2008年11月,凉山州委决定将凉山州电影公司更名为“凉山州民族电影译制中心”,挂“凉山州农村电影放映服务中心”牌子。近年来,我国采用清晰度高、音响优良、储存节目多的数字放映设备改善农村观影条件。2009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发改委和财政部资助凉山州160套数字放映设备,加上四川省电影公司赠送和当地自购的,总数达188套,平均20个村就有一部数字化放映设备。与此同时,国家广电总局还将刚研制成功、价值60多万元的数字电影译制设备优先拨给凉山州,正式启动数字化彝语电影译制业务。

  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凉山州彝语电影译配从无到有,不断改进,硕果累累,为彝族群众看懂看好电影、传播科技知识、促进凉山州及全国彝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难怪人们称之为“通向彝家心灵的金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