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用户名:
密码:

村寨详细

级别:
关注度:1000

村寨概况

舍米湖,土家语为“阳光照耀的小山坡”。该村位处鄂湘渝三省市交界的来凤县百福司镇东南方,距百福镇15华里,距来凤县城50公里,东与湖南省龙山县桂塘坝接壤,西南与重庆市酉阳隔山相望,是一脚踏三省的地方。全村170户600多人都是土家族,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姓彭,是一个原汁原味的土家村落,正是由于交通不便,导致了民族传统文化在这里长期存留。2013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舍米湖村(王铁志摄影)

舍米湖,舍米湖村坐落在山坡上,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3℃,无霜期在28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1360毫米。降水多分布在春夏两季。伏旱和滑坡等自然灾害对当地人民生活有一定影响。整个地形都是坡地和台地,没有大的平坝。

舍米湖村地形地貌(王铁志摄影)

舍米湖历史上就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在清朝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前曾属于卯洞安抚司,漫水安抚司和百户长官司管辖。解放初期属卯洞区,1958年改由卯洞人民公社河东大队管辖,后河东大队改为河东乡,改由河东乡管辖,后来行政区划合并,改为百福司镇管辖。

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145户人家,636人,其中土家族占总人口的97%,彭姓土家族占总人口的95%,田姓土家族5户,24人,占3.7%;苗族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是张姓、高姓,都是从湖南迁来的。在舍米湖,民族分界十分明显,民族自我意识十分强烈。

舍米湖是彭氏土家族的聚居地,村内的彭姓人家是唐末年间迁居此地的彭姓先祖彭相龙的后裔。关于“舍米湖”的地名有多种传说和诠释。据当地土家老人彭昌松、彭大贵说:他们的祖先是在嘉靖年间从大喇司迁来的。他们的老祖公来到这里的时候,都是大山林,为了生存就砍山种小米,小米丰收了。太婆在前面摘,太公在后面背,不小心丢了一把,第二年发现时已腐烂长秧了。“舍米湖”就是舍弃小米的意思。《来凤县土家族自治县地名志》解释说:舍米湖,土家语“舍”是“有,富足”的意思,“米”是“墨”,是“无”的意思;“湖”是“地方”。指这里自然条件好,是天然富足之地。

村里人世代事农,民风淳朴,不沾赌、不沾毒,唯好摆手舞。舍米湖村原汁原味的摆手舞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摆手舞大师彭昌松、鼓手彭承金被命名为“摆手舞传人”,百福司镇被国家命名为“摆手舞艺术之乡”。

土家人跳摆手舞有专门的场地——摆手堂。其不同于现代舞场的是,摆手堂不仅跳舞,也是土家族人用于祭祀祖先的神堂。土家族摆手舞的流传地域十分宽广,清代志书记载,凡有土家族聚居的中心村寨,均建有摆手堂。

现如今,寨子上保留最完好的有形文物是摆手堂,土家人称为神堂。它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坐落在村子西边的神堂堡上,独立于村寨之外,崛于坡,隐于松柏古树之间。堂前有石碑二座,分别为清道光年间彭氏家族筹建和同治二年修复时而立;因其年代久远保存完整,被誉为“神州第一摆手堂”。整个建筑为石木结构,座北朝南,东、西、南三面用大青石条砌成高约4米的围墙,北边是供神像的大殿,过去供有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三尊塑像。大殿一字三开间,悬山式屋顶,墙壁用石块砌成,无雕梁画栋,斗拱飞檐,简洁厚重、朴实无华,与一般寺、观、祠全然不同。摆手堂呈长方形,占地约500平方米,大门在正殿的正前方,中间的一条通道从大门直通神殿,成为院落的中轴线,甬道两边植有古柏五棵,既增添神秘幽静的气氛,又便于跳舞时悬挂灯笼。

神堂中供奉的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三尊塑像(王铁志摄影)

陆训忠说,1956年考察发现舍米湖摆手堂后,来凤县全力挖掘摆手舞文化,奠定了“神州第一摆手堂”、“摆手舞之乡”的基础,摆手舞由此进入大雅之堂,日本、新加坡等国研究人员专程到舍米湖考察,武汉歌剧院等专业艺术团体实地研习,摆手舞由此跳进了武汉,舞进了北京。

舍米湖村民齐跳摆手舞(王铁志摄影)

土家族是一个有民族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但肢体语言艺术却异常丰富。

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舍巴日”、“舍巴格痴”或“舍巴巴”,是土家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和民族文化活动。清土家族诗人彭施铎曾描写了其恢宏场面:“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摆手舞源起何时?《后汉书》称源于古代的巴渝舞;《晋书乐志》认为源于古代一种战舞:巴人跟随周武王伐纣,“歌舞以凌,殷兵大溃”;秦末刘邦反秦,巴人以巴渝舞勇挫秦兵;明嘉靖年间,土司兵抗倭寇,大跳摆手舞,乘倭寇不备,大败倭寇。其后,逐渐演变成土家族庆典、祭祀活动,动作也以模仿农耕渔猎为主。清代《永顺府志》载:“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男女齐集,鸣锣击鼓,跳舞唱歌,名曰摆手。”

古时,跳摆手舞得择一吉日。至期,既夕,群男女并入。提灯笼,带供品,进摆手堂。长者先行祭祀之礼,以求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等土家族先祖保佑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酬毕,披五花被锦,帕首,竟而后,把灯笼挂在摆手堂坝子的大树上,置大锣,放大鼓,由年长者敲击,众人合着锣鼓节奏,周圈而舞、合拍而歌,数夕乃止。其期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不等。

摆手舞历史上在土家族聚居地区都曾有过,直至今日,在酉水流域还有大摆手和小摆手留存。然而,舍米湖的摆手舞却有其独特的地方,一是这里的摆手舞在历史的进程中几乎没有中断过,具有活化石般的价值;二是用于伴奏的鼓锣特别大,所以敲击出的声音特别响亮;三是这里的摆手舞动作洒脱粗犷有力,充分体现出山地民族的精神状态。

舍米湖的摆手舞特色浓郁,新奇好看。其技为:摆同边手,出同边脚,顺拐、颤动、躬身屈膝,略微下沉,时而“单摆”,时而“双摆”、“迴旋摆”,形多似“砍火渣”、“挖土”、“种包谷”、“薅草”、“插秧”、“割谷”、“织布”等,其主要伴奏是锣鼓,时有摆手歌穿插其间,歌、舞、乐浑然一体。

舍米湖的摆手舞(王铁志摄影)

86岁高龄的彭昌松是当地摆手舞大师,他自小就跳摆手舞,现在儿孙满堂,仍是想唱就唱,想跳就跳。彭昌松说,解放前,武陵区域军阀土匪患难成灾,岁无宁日,摆手舞近乎灭绝。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认证土家族时,摆手舞、摆手堂就是重要依据之一。

缘于摆手舞,一介平民的彭昌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过国家民委委员,他利用自己的活动空间,普及摆手舞,弘扬土家民族文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泥腿子土家舞蹈家”。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来凤县把摆手舞进行系统整理、传承弘扬,使摆手舞成为土家族最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舞蹈。同时,还形成了以武陵山区酉水河为纽带的土家族摆手舞文化圈。

一段婉约的情歌,一场延绵的舞会,如今,舍米湖村原味的摆手舞已被纳入民俗文化重点旅游项目进行打造与开发,成为游人品味土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舍米湖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民风民俗仍有大量存留。从存在的有形文化上看,除摆手堂以外,最为典型的是吊脚楼木房。整个村子140多户人家完全是木房,有三分之一的人家建有吊脚楼,院坝和阶沿多是青石板铺成,每户之间的道路也是石板铺成的,自然和谐。吊脚楼木房中陈列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多是传统的木制和竹制品,如生产工具中的犁铧、搭斗、莲盖、挖锄、背箩、箩筐、背篓,生活用具中的石磨、木盆、木缸、木桶、柜子、蓑衣、斗笠等等。房屋的用途和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房屋多为一字三开间,中间是堂屋,供祖先神位,是家里办大事的场所;堂屋两边是伙房和厨房,其中一边的前半部分是伙房,设有火坑,是煮饭、取暖、聚会的地方;伙房后面是卧室,堂屋上面没有天楼,伙房和卧室上都有天楼,伙房上面的天楼是用条木或者是竹子铺成,用于炕桐、茶、玉米等物;卧室上面是用榫卯衔接的木板铺成,用于放粮食。较为富裕的人家都修厢房,形成吊脚楼,有吊一边的,有吊两边的。过去,村子里有几处四合院,两个大寨都有围墙,每个寨子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单元。20世界80年代后,寨子的围墙被撤除,破坏了村落原有的体系。

舍米湖村的木质吊脚楼(王铁志摄影)

舍米湖村的传统民居(王铁志摄影)

舍米湖民风纯朴,传统的风俗习惯教完好的保留下来。从饮食习俗看,保留了较多的传统,喜辛辣食物,喜饮烈性酒,喝酒用大碗,三巡为敬;喜吃腊肉,过年节打糍粑,做团馓,与湘西土家族无异。婚俗也保留了较多的传统,婚姻必须请媒人,即使是自由恋爱,也要安一个媒人。媒人牵线后,女方到男方看门户,接着就定亲,定亲后,亲戚间就相互走动,过年过节男方要背上猪腿,团馓等礼物到女方家及其亲戚。结婚要看日子,姑娘出嫁前还要哭嫁,哭一天一夜,女方整戴花酒,男方派路官和礼官到女家迎亲,女方礼官在大门设一方桌,双方礼官比智慧和口才,男方礼官讲赢了女方就撤去桌子,让迎亲队伍进去,否则男方礼官只能从桌下钻过去。男方派去的是接亲娘必须是有儿有女,有福气的妇女,而且每年只能接一次亲。姑娘出嫁后三天回门,虽然保留了传统,但是简便了许多。

以前,舍米湖周边也有梯玛。据彭大贵老人说,以前有个姓田的毛老司,他的徒弟叫朱老司,他是从湖南桃子坪搬来的,解放后才去世。石老坝也有一个土老司,名字记不清了,也是从湖南搬过来的。以前土老司除为人操办丧事、还愿、解结外,也求雨,为人治病。

丧俗基本上保留传统,用棺木土葬,请道士做法超度。舍米湖目前没有道士,老人死后多从湖南请道士,有时也从百福司请。老人上山都要推算日子,一般停三天三夜,如果出殡的日子不好的话,就会放更长的时间,有钱的人家都要为死去老人的立碑。

舍米湖的传统节日保留完好。二月初二是土地菩萨的生日四月八是大节气,以前要杀猪、宰牛,跳摆手舞,现在仍然很看重这一节日。五月初五是小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七月十二过月半,八月十五过中秋,九月初九重阳节,正月春节摆手。

依然过着农耕田园生活的舍米湖村民(王铁志摄影)

参考资料:

  1.土家族文化网

 

  2.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