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源推荐  > 详细页面

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调研回顾之十二: 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王铁志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5日 浏览量:

  编著按:2000年7月,国家民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开展了“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研究”,由这项调查研究引发了政府制定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具体政策,并连续制定多个五年专项发展规划,实施具体帮扶项目,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今年,这项调研活动已过去了20年。为了纪念这次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活动,研究和总结历史经验,我们选编了项目组织者和参与者王铁志老师的部分文章,形成“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研究”的历史回顾系列文章,为关心这项研究活动的同仁们提供参考。

  现代化是民族发展的必有之路,这是毫无疑问的。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作为那些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他们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起那些人口居于多数的民族来说可能更为复杂一些。对于这些问题,应该有个明确的判断。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明确发展的思路。

一、 现代化的含义

  “现代化”这个词是近50年来在我国以及西方社会科学领域逐渐流行的一个术语。在1954年,周恩来总理就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 ¹ 。在1963年的一次讲话中,他再次强调:“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² 。此后,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简称实现“四化”)成为中国几代领导人追求的宏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关于现代化的含义有多种解释,罗荣渠教授归纳为四类:一是现代化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二是现代化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三是现代化是自然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统称;四是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他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³。

  北京大学谢立中教授认为,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化”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它实际上包含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其组成部分至少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专业化、高水平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行为的理性化、文化的世俗化、参政范围的扩大等等。是一个全面地、系统地、不可逆转的、普遍发生的社会进步过程 ⁴ 。

  关于现代社会的特征,有学者概括为⑴民主化;⑵法制化;⑶工业化;⑷都市化;⑸均富化;⑹福利化;⑺社会阶层流动化;⑻宗教世俗化;⑼教育普及化;⑽知识科学化;⑾信息传播化;⑿人口控制化,等等 ⁵。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Alex Inkeles)对社会现代化的指标进行量化,提出具体参数如下: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美元以上;⑵农业生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2%-15%以下;⑶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45%以上;⑷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在70%以下;⑸识字人口的比重占80%以上;⑹适龄年龄组中大学生的比重占10%-15%以上;⑺每名医生服务人数在1000人以下;⑻平均预期寿命在70岁以上;⑼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50%以上;⑽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⁶。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看,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精神发展的过程。而且现代化的标准是可以测量的,是有具体目标并可以达到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往往偏重在经济发展方面,忽视文化和人的精神发展。有些人把现代化等同于经济发展。把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等同于汉化,把中国的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把全球化等同于一致化等等,这类看法也屡见不鲜。也有人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现代性与民族性对立起来,认为现代化就要丢掉传统。在民族地区发展中,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照搬内地模式或国外模式的做法比比皆是。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导致畸形发展,不仅不能实现现代化,也会破坏已有的发展成果。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离不开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在中国56个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如果在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中有的民族没有实现现代化,那么就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是不全面的。但人口较少民族实现现代化难度较大,总的来看,他们面临的困难有:一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很大。经济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这些民族要在短期内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赶上生产力发展落后的差距,难度可想而知。二是文化教育发展落后,科技人才缺乏是制约这些民族发展的瓶颈。由于这些民族大多没有本民族文字,缺乏传播民族文化的现代手段,他们的文化发展都比较脆弱,大都处在濒临消失的状态。第三是社会发展滞后,这些民族虽然有的在20世纪50年代跨越千年实现了社会形态的飞跃,但是原来脱胎母体的遗留影响仍然存在,离建设一个世俗的、民主的、法制的社会距离还很远。德国社会学家沃尔夫冈•查普夫认为:现代化就是从简单的、贫困的农业社会向复杂的、分化的和富裕的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 ⁷ 。对于这些处于贫困的农业社会的人口较少民族来说,他们迈向现代化的道路要比其他民族更为艰难。现代化也是一个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我们从上面学者概括的现代社会的特征和量化指标来看,人口较少民族要实现上述目标还要做很多的努力。他们不仅要实现经济赶超的艰巨目标,还要解决在剧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震荡、文化中断以及社会失范等问题。但是人口较少负担也轻。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内生的,也通过外力推动而实现的。对这些人口较少民族,政府和社会如果轻轻地帮助他们一把,也有可能很容易实现发展的目标。

  人口较少民族要实现现代化,关键要靠发展。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因为经济是基础,许多公共事业的发展都要依赖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如果经济发展,这些问题就好解决了。如果经济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群众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别说发展文化、教育等事业,就是连社会稳定都以难维持。目前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等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都相对落后,应该重点要抓好经济发展这个关键关节,继续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同时,注意文化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要贯彻和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和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和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 摆脱后发展者的困境

  人口较少民族作为后发展的弱小民族,仅靠自身的力量实现现代化是有很大的困难的,因此,需要国家的帮助和先发展起来的民族的帮助。但是这种帮助必须与自力更生结合起来,同时,还有考虑小规模社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如何适应等问题。

1.政府的主导作用

  目前,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发展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组织,全球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些民族的经济发展也应该着眼于参与市场竞争,发展的问题应该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如果试图实行计划经济的一套或地方保护主义的办法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市场也有失灵的地方,特别是对于人口较少民族这样的弱小民族群体,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没有一定的扶持措施,也有可能被边缘化,成为市场竞争的牺牲品。在人口较少民族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政府的政策和行动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完全由市场调节放任不管,还是沿袭计划经济的模式包办代替,或者是采取适合市场经济,又有别于发达地区的做法?但是不论采取何种模式,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在中国西部,特别是在人口较少民族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政府的作用似乎应该更大一些。

  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群众有了问题找市场;而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群众有了问题找市长。市场与市长的一字之差反映了两个地区群众观念的巨大差异和市场发育程度的显著差异。但我想这里面可能不仅仅是观念问题,西部人并不见得比东部人傻。也不仅仅是市场问题,因为市场的核心概念是平等竞争,当竞争对手在先发展起来的优惠政策扶持下已经成长为巨人的时候,把市场放开叫他们平等竞争这本身就是不平等。就像跑马圈地一样,市场也有个先进入者的先入为主优势。在市场形成的初期,竞争不太激烈,先入者依靠小本经营,可能经过十分努力就能获得成功。但是到了后来发展成熟的市场,各种名牌产品或有实力的企业已将市场瓜分完毕,市场准入的门槛就会相应提高,后来者一般很难再挤进去了。一般只能依附先发展者,或钻市场空隙,做人家没有做或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时后来者用百倍的努力也有可能达不到先入者最初以十倍努力取得的同样成果。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东西部的差距还不太大,往往政策扶持投入不多就可以起到一两拨千斤的效果。但是当当东部企业发展起来,具有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势,其产品完全占领市场的时候,这时扶持西部企业发展,就如同扶持蹒跚走路的孩子与巨人抗衡一样,需要十倍甚至百倍的力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后发展者也可以利用先发展者的技术和经验,在技术上也可以超越某些发展阶段。因此,不考虑外部环境,仅仅从政策投入的成本上看,试图靠优惠政策扶持达到东部发展之初的效果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美国社会学家列维把现代化国家区分为早发型和后发型两种类型,他认为后发型国家虽然具有可以借鉴内源型国家的经验和利用其资金、技术的优势,但是也有明显的劣势。一是为了进入现代化进程,后来者必须一开始就要在相当大的范围从事许多事情,而这些事情是早发型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取得的;二是为了缩短与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差距,后来者往往需要在短时期内使自己的生产能源、材料、技术等发生巨大转变,而这些转变在发达国家是经过很长时间完成的;三是迅速赶上发达国家的高期望值与实际上可能始终存在的发展差距,很容易在后来者国家的人民中引发失望情绪。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后来者需要在现代化一开始时就在大范围内从事许多事情,这样大规模的行动任务很难像在早发国家中那样由民间私人企业自主自发来完成,因此必须由国家来介入和承担 ⁸。因此有专家认为,“早发型”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主要是靠民间私人力量在较长的时间内自发地、逐步地实现的,而“后发型”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则更多的是依靠国家的力量在较短的时期内自觉地、有组织地进行的。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后发型”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⁹。

  通过上面的理论介绍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感受到在新疆等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更强一些,政府计划所起的作用更大一些。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也存在类似这样的问题。这些地区处于后发者地位,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的时间和条件,私人经济的力量非常薄弱。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发展,要参与全国开放的市场竞争,就需要在短期内在聚集大量资金,在生产技术和管理等各方面赶上发达地区水平。但是在当地,通过民间私人力量一点一点积累资金的方式达不到这一目的。因此,在这些地区实现现代化,就要摆脱后发展者的困境,一方面要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近期内还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政府争取外援和发展项目,筹措资金,带动当地群众发展致富。实际上,就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目前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来说,他们也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帮助。因为他们与外界联系较少,缺乏自主把握市场的经验。他们也缺乏发展的基础资金,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在云南省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我们也看到,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推广科技发展农业生产项目,政府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根据这些民族的实际,这种依靠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还要延续一段时间。

2.不可缺少的外力帮助

  人口较少民族的自身发展能力很弱,在人口较少民族社区,仅仅靠他们的力量实现现代化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中国人口多的民族、先进民族对他们施以援手,帮助他们发展起来,这也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实现民族平等和共同繁荣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¹⁰ 。费孝通教授也讲:“在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能让小兄弟面临困难,我们有力量帮助他们生存和发展 ¹¹ ”。为人口较少民族提供帮助,不仅需要从理论上阐释清楚,更重要的是研究出可操作的实际办法,为这些弱小民族切实办些实事,否则,这种研究只能停留在理论上和口头上,至多能引发人们的善意同情,而不能转化为政府的政策和行动。如果说学者参与的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调研有成功之处的话,那就是经过调研了解到这些民族的人口分布情况和他们的经济文化发展特点,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在调查中发现这些人口较少民族基本上是以自然村为单位,按民族划分村寨聚居的。从全国来看,大体分布在600多个行政村中的2500多个自然村寨。如果针对这些民族聚居的村寨,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为重点实施援助项目,诸如修建乡村的道路、电力、通讯、广播电视、水利等设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善群众的居住和医疗卫生条件,资助一些开发利用当地资源的项目等等,就可以使这些人口较少民族直接受益,能够使他们尽快地脱贫致富,达到政策设计的目的。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主要是政府行为。2005年5月18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规划的重点一是加强包括人畜饮水、交通、通电、广播电视、安居、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努力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立足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三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社会进步;四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加强科普工作,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会议要求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高度重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按照国家扶持、省(区)负总责、县抓落实、整村推进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并组织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大型企业对口帮扶,通过5年左右努力,使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 ¹²。

  在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指导下,有关省区已经围绕着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开展了一些实际行动。据2005年笔者了解的情况看,内蒙古自治区制定出台扶持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族三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意见,在这些民族聚居的县、乡、村已安排通公路、通电、人畜饮水、农田水利、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项目233个,总投资2.85亿元。黑龙江省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帮助赫哲族群众修路建桥、加固河岸、建设居住小区、接通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从根本上改善了赫哲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

  云南省有7个人口较少民族,是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的重点。前几年,在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民委的支持下,在布朗山乡和基诺山实施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试点。德昂族地区的发展,在“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中,也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如果有关部门扶持三台山德昂族乡政府易地搬迁,扶持建设三台山中学建设等等。2005年5月,笔者在北京见到了进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宣讲”的三台山现任乡长线加强。这个新上任的德昂族乡长激动地告诉笔者,在政府的扶持和当地群众的努力下,近年来三台山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通过“兴边富民”的安居工程,该乡有7个村寨的300多户,1000多人实施了易地搬迁,解决了这些村寨吃水难问题。二是利用“兴边富民”的扶持资金,投入15万元帮助村民建立了一批香蕉、板栗、杨梅、柑橘、咖啡等经济林果基地。投入5万元为村民免费提供优良母猪,过去允欠村只养了3头猪,现在养起了300多头。这个过去连吃水都困难的村寨,现在用起了太阳能,天天能洗热水澡。而且过去只在汉民村推广的沼气池,也在德昂族村寨推广开来。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增加到2004年的815元,原有的5000多贫困人口,已经有4000多基本解决了温饱。特别是云南在“兴边富民”行动中实施的边境乡中小学教育“三免费”(免杂费、课本费、文具费)政策,也因德昂族是人口较少民族扩展到了三台山德昂族乡(该乡没有在边境线上的村寨,按云南实施这项政策的一般规定不能享受这项政策),两年来使全乡448名初中生和1043名小学生一年分别减轻了250元和150元的负担。线加强乡长兴奋地说,过去每到开学的时候,由于学生交不起课本费,老师要翻山越岭动员学生去上学,学生按时到达的还不到一半左右。现在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都由过去的50%~60%迅速上升到去年的98%。体现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成果之一,德昂族干部也成长起来了。过去接待过我的原三台山乡长杨五青,现已经升任潞西市人大常委会任副主任。原来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德昂族情况的潞西市人大副主任赖永良,也升任为云南省科委副主任 ¹³ 。

3.自力更生最为关键

  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需要有外力扶持。但是外力扶持必须与培育自力更生精神,提高民族自身发展能力结合起来。否则,单纯扶持可以取得一时效果,但是被扶持对象没有自身发展能力,不仅不能持续发展,反而会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费孝通教授曾经讲,对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政府也尽力扶持这个民族,他们的吃住都没问题,孩子上学也不要钱,但本身不成为一个有生机的社区,不是自力更生的状态 ¹⁴ 。在美国,印第安人在保留地被保护起来,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还算不错(当然比白人要低许多),但是没有发展的活力,生活过得没有目的。据有关材料介绍,在1970年,美国印第安人的平均死亡年龄为44岁;婴儿死亡率比全国高出50%。酗酒和自杀得情况在全国最突出,20世纪80年代的自杀率是其他族裔的6倍 ¹⁵。培养人口较少民族的自力更生精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制订发展计划和亲手参与建设项目的实施,使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在有些情况下,由专家和政府官员为主导制定一些规划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包办代替,就有可能造成被扶持对象的主体意识缺失,使他们变成冷眼旁观的第三者,把实施的项目看成是离他们很远的政府的事情,成了是政府要他们做而不是他们自己要求这样做。如果把扶持对象摆在被动位置,援助项目实施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许多人口较少民族都有这样的特点,即他们的生存环境比较封闭、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生活状态比较原始。在历史上,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在深山老林以狩猎为生,赫哲族、京族等在江海以捕鱼为业,怒族、独龙族、德昂族等南方山地民族从事刀耕火种并辅以狩猎采集等形式,塔吉克等民族又以草原畜牧业为主要谋生手段。这些民族世世代代生长于斯,形成了在这种生态环境中认识资源、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手段,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社会组织、行为方式、教育模式、饮食起居习惯、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方式等等。可以说,这些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这也印证了斯图尔德的多元进化理论,即:文化与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相似的生态环境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线索,而相异的生态环境则造就了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线索的差别 ¹⁶。

  但是随着生态环境改变和自然资源的变化,他们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的已经难以为继。人口较少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一般只能简单地利用地表资源。而工业化污染和人口增加带来的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影响最为直接的就是这些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人口较少民族。如随着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的锐减以及国家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的实施,有些以狩猎为生或以狩猎为补充生活手段的民族,以及以砍伐林木为生或以刀耕火种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民族,其传统生计方式都难以延续。再如渔业资源枯竭也使一些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的民族生产生活发生困难。因此,目前有的民族就面临着转产等问题。但这些民族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让他们抛弃原有的传统马上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难度较大。有的民族转产比较顺利,如广西的京族,虽然近年来近海捕捞收入减少了,但是他们利用当地滩涂多的特点,发展了海水养殖;利用与越南主体民族语言相通的特点,发展了边境贸易,成为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发展最快的一个民族。再如,内蒙古鄂温克族实现了整体搬迁,改变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狩猎方式,政府帮助他们发展与他们原来生产方式相近的家庭养牛业(鄂温克族有饲养驯鹿的传统),同时保留个别饲养驯鹿点发展文化旅游,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让原来那些以狩猎、畜牧或捕捞业为生的人口较少民族转产农业,难度就相对大一些,有的成功了,有的就没有成功。如在赫哲族地区,有的人把政府分给的土地转包给别人耕种,自己并没有掌握利用农业生产致富的本领。有的地方,猎民、牧民转为农业生产后,因为不会生产经营而出现贫困问题。农业生产与畜牧、捕鱼、狩猎相比,劳动强度大,有些人吃不了这个苦,这是表面原因。但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些游牧、狩猎民族的文化与农耕文化差异太大。让这些民族从事狩猎、捕鱼或游牧,他们都很在行,因为在这些民族的传统知识系统中,这类经验很丰富,他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通过长辈示范,潜移默化就能接收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在父辈传授给他们的乡土知识中,缺乏严守农时、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知识,而这类知识的教育,还没有进入学校教育系统,即便是在汉族地区,也是通过长辈口耳相传的。因此,这些民族转产从事农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派不上用场,而所需的新知识又没有很好的渠道去学习。他们的不适应是由于本民族原有的经济文化平衡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遭到了破坏,是由于文化传承的中断造成了民族发展机制的紊乱。

  这些民族实现现代化所遇到的问题,可能比转产农业更为复杂。毫无疑问,现代化是这些民族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现代化带给他们的既有福音,也有严峻的挑战。现代化对于这些人口较少民族意味着从简单社会向复杂社会发展,意味着发生工业化、城市化、专业化、高水平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而这种社会转型,带来的冲突是剧烈的。在世界其他一些国家,也不乏一些人口较少的弱小民族在剧烈的社会变革面前茫然不知所措,不仅实现不了现代化,生存环境反而更加恶化的事例。如在俄罗斯北方有26个人口较少的民族,诸如萨米人、爱斯基摩人、阿留申人、埃文克人(即鄂温克人)、奥罗奇人(即鄂伦春人)、那乃人(即赫哲人)、克特人等等,这些民族总人口有18万左右,大都分布在俄罗斯的北方,也基本包含了世界北方小民族的全部。在十月革命前,这些民族还多处在原始社会阶段。十月革命后,经过农业集体化、并村等运动和发展经济,他们被俄罗斯人拉入了现代化的进程。前苏联对这些小民族也采取了一些扶持措施,但对他们的文化发展很少关注。这种被动性使得这些弱小民族至今没有成为家乡现代化建设的主角,他们大多从事技术性较低的工作,而管理工作和技术人员多由俄罗斯人或外来民族的人承担。面对生产关系的剧烈变革,他们往往不知所措,那些定居在民族混合居住的大型村镇里的人们,在思想上难以理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他们一方面被迫脱离了传统生产劳动,另一方面又不能胜任新的工作。精神上的失落使他们意志消沉,酗酒、斗殴、自杀现象增加。20世纪80年代末,俄罗斯北方小民族中有15%有劳动能力的人赋闲在家。1970—1980年,这些小民族每2名死者中就有1名系外伤所致;每10万人中就有70—90起自杀事件,比苏联全国平均数高2—3倍。80年代末,北方小民族的死亡率比俄罗斯联邦平均死亡率高1—2倍,人均寿命比苏联全国人均寿命少18岁 ¹⁷ 。在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发生过这样的事例,政府把那些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的少数民族贫困农户搬迁到公路边,过了一段时间,由于他们没有在城镇里就业的能力,不能适应快速的城镇生活节奏,结果又搬回深山老林,重新过起了原始生活。因此,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不能简单理解为给了钱、给了物就能与其他民族一样同步发展了,还有个传统文化如何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问题。

三、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发展

  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发展,应该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来审视。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国际组织作用的逐步增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世界经济已经紧密地结合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和技术现代化把生活在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生活的世界越来越像个地球村。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商品有统一的市场,技术和产品有统一的标准,人们之间交际需要使用多数人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商品贸易需要制定统一的规则等等。在经济领域,全球化与增强统一性是联系在一起的。

  全球化会给人们带来种种意想不到的好处,但同时也容易形成文化同质化的趋势,在不经意之间也可能会对文化多样性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打着全球化的旗帜,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侵蚀发展中国家的弱势文化可能会畅行无阻,文化霸权主义也可以冠冕堂皇地再度盛行。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传统文化必然受到剧烈的冲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那些非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转型的压力,有的甚至有被全面颠覆的危险。在一个国家内,那些处在前工业化阶段的弱势民族群体,也很容易在文化上急于向先进的民族看齐,造成传统文化很快丧失的后果。

云南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文化站

  在少数民族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也会空前加大。这种冲击会产生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可以打破少数民族地区的封闭状态,增加少数民族文化对外接触交流和互相影响的机会,使得民族文化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充实自己的同时,借助全球化的浪潮走向世界。在文化交往中,每个民族也会重新审视和选择自己的文化,重新发现本民族文化的价值,由此可以增强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带来民族文化的复兴 ¹⁸。近些年的民族文化再创造活动就说明了这一点。正像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文化既不是因为所谓纯粹的惯性而存留下来,也不会因为变迁而一去不复返;文化作为我们永不间断的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处于不断地被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之中 ¹⁹ ”。如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利益驱使下,一些地方把已经失传的民俗活动恢复起来,并进行了再创造,以此作为招徕游客的一种手段。这种活动虽然商业气息较浓,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民族文化和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作用。

云南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文化站展示的民族乐器

  但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带来的外部力量作用下,民族文化也会进行新的整合,由此面临着变异、衰退、甚至丧失的可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民族文化处于弱势地位,丧失的危险性会空前加大。如年轻人痴迷于流行歌曲,过去那种遍布城乡的民间歌手出口成章,年轻人即兴编歌斗歌谈情说爱的盛况已经成为如烟往事。电视文化对过去民间故事、礼俗谣谚的家庭传承的冲击犹如风卷残云。传统民居、服饰、节庆等正在咄咄逼人的“现代趋同”浪潮冲击下消失和隐退 ²⁰。相对于精神文化来说,物质文化的丧失速度会更快一些。如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生产工艺,在现代技术和廉价工业品的冲击下会很快失去竞争和生存能力。相对于人口处于多数的民族,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丧失的会更快一些。特别是在现代和过程中,会有更多地人口较少民族进入城市,他们离开保护民族文化的村寨环境,人口分散后,民族文化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根基。从上面介绍的城市人口比例高的人口较少民族利用其他民族的语言比例高的情况,就可以预见这种趋势。

赫哲族的鱼皮鞋

  学术界根据引起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不同,把现代化的过程分为两类,即内源性的现代化和外源性的现代化。内源性的现代化是由社会自身力量产生的内部创新,经历了漫长过程的社会变革道路而实现的,其外来影响居于次要地位。而外源性的现代化是在国际环境影响下,社会受到外部冲击而引起内部的思想和政治变革并进而推进经济变革的道路,是在外因诱导下实现的社会变迁,而内部创新则居于次要地位 ²¹。社会变迁必然存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由于内源性的现代化是在本民族文化的自身创新中生长起来的,变革对历史传承性的破坏是长期渐进的,一般不存在传统与现代的断裂问题。而外源性现代化是引进外来文化所产生的,而且这一过程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表现为是突发性的,是异质文化的激烈撞击。在进化论和线性思维的影响下,最容易导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造成历史文化传承的断裂。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无疑都是依靠外力推动的,它们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现代化的,因此,他们不仅要借助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要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的经验。外力推动不仅来自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来自于国内政府和先进民族的帮助。相对于汉族地区和发达地区而言,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异文化的撞击更为激烈,社会变革也更为剧烈。在以现代化为导向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判断中,不论在外民族还是在本民族内部,都容易产生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一无是处的想法。往往越是落后的民族,越容易产生文化上自我否定的想法。因而,那些人口较少的民族比起人口较多的民族,散杂居住的民族比起聚居的民族,文化丧失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赫哲族的鱼皮衣

  然而,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政治、文化一体化或文化单一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现代性与民族性也不一定就是互不相容的两个方面。在一个复杂的系统内,没有多样性,各个部分就失去了互相依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如果失去统一性,系统内部变得不协调或者混乱时,也不能正常发展。在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与中华文化的一体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各有特色,但又互相影响,相互交融,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才能保证各民族文化健康发展。同时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也丰富了中华文化,增强了国家软实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决定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不能分离。

佳木斯大学黑金文化研究所基于赫哲族民间传说

创作的鱼皮镶嵌漆画《黑斤萨满》

  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与文化同一性密不可分。1982年,世界文化大会《关于文化政策的墨西哥宣言》曾经指出:“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抽象地要求普遍性:它产生于全世界各民族的经验,因为每种文化都表现出其自身的同一性,文化的同一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是不可分的”。正如欧文·拉兹洛在《多种文化的星球》一书中所说的那样:“真正的统一不应当与一致性混为一谈”,“全球水平上的统一性不需要削弱民族、亚民族和地区水平上的多样性。相反,民族、地方和地区的多样性是在全球水平整合的一个持久的先决条件” ²² 。

佳木斯大学黑金文化研究所根据赫哲族民间传说

创作的鱼皮镶嵌画《希尔达鲁斗战图》

  文化多样性本身就是财富,是一种保持社会活力的创造性力量。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指出,在美国,大部分社会创新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华盛顿州、科罗拉多州和康涅狄格州,这五个州除了人员五方杂处外,很难说有什么特点。“人杂就会带来创造力、实验精神和变化” ²³。其中加利福尼亚州社会创新首屈一指,但加利福尼亚是美国移民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当地亚太人、黑人和西班牙语裔等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已经超过白人。种族多样性伴随着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带来活力。澳大利亚曾经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多元文化就是力量” ²⁴ 。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第一条就讲:“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大自然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²⁵。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是社会发展内生的一种必然要求。因为现代化必然导致物质生活方式的同一性越来越突出,当人们对物质生活模式化、单一化越来越厌倦的时候,就会感到文化多样性是多么可贵。文化多样性也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人们精神生活需要更加丰富多彩的必然反映。

  在现代化背景下,一些人口少的民族都面临着加快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两难选择。在第三世界国家普遍存在的一个矛盾的现象就是,凡是现代化发展得快的地方,传统文化消失的也快;而现代文明没有冲击的地方,传统文化保持得就比较完整。一个民族既要生存和发展同时也要保留传统文化,有时两者难以兼顾。有一位鄂伦春族的女知识分子曾向费孝通教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重要还是文化重要。”她的意思是她看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正受到重大的冲击,而且日渐消亡,先要把人保住,才提得到文化的重建。马丽华在她的《走过西藏》中,也引用了她与藏族博士格勒的一段对话,大意是我们不能为了保护文化,阻止少数民族不让他们进入现代化。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人首先解决吃穿用,然后才能考虑艺术” ²⁶。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应把生存问题摆在首位。当一个民族的文化保护与生存发生矛盾的时候,孰轻孰重,人们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有学者指出,在对待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上,其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促使他们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会客观地成为牺牲品,而能够与其他民族一样共存共荣,既能尽量保留自己希望保留的文化传统,又能分享现代化带来的高质量的生活。在美国,印第安保留地的传统文化得以保存,但当地人仍然生活在比较原始的状态,因此一些人批评这种把少数民族当作动物展览的做法是不人道的。文化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在人们生存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文化选择自然要看怎样有利于该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如在三台山德昂族乡,我曾向当地干部问起德昂族的音乐舞蹈艺术情况,他们不耐烦地回答说:群众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唱歌跳舞。当人们没有解决温饱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吃饭问题。因此,前些年费孝通教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保文化就是保命,保住人也才会有文化,因为文化是人创造的,它是保命的工具。所以一切要以人为本,才能得到繁荣和发展” ²⁷。

云南陇川县景颇族舞蹈

  解决生存问题主要靠发展经济。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经济问题摆在绝对优先的位置。因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人们的文化需求就会上升。如在云南陇川县,由于当地德昂族群众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他们就自发地从缅甸请来老师,学习德昂族民族舞蹈。因此费孝通教授也说:“这几年,我又开始关注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当我们吃饱了穿暖了后,又该怎么办?这就涉及到了艺术的问题了。物质方面是很重要,但精神方面,也就是文化艺术方面也同样重要”。他又说: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大声疾呼,要注意对古代文物和传统文化的保护,要只是为了一点小的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牺牲了我们几千年文化遗存下来的一些宝贵财富,那就得不偿失了。另外,要开发西部,一定要注意民族问题,这又回到了五十年前的话题了。我们必须要发扬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要看不起少数民族,他们的文化也有很多好的、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我们要帮助他们发掘出来,帮助他们发展。汉族看不起少数民族,西方看不起东方,这都是不对的。应该用平等态度对待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 ²⁸。

  其实,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也不总是存在着矛盾,在许多情况下也可以互相促进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了,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对于那些没有解决温饱的少数民族,在一定条件下,应该把经济发展摆在优先位置,但即便如此,在经济发展中也不要忘记文化保护,不能贪图一时的经济利益而造成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消失。一些失传候不可复得的东西,如民族传统技艺的传承,民间老艺人的抢救,民族地区的人文景观(古城镇、老民宅、民俗村)保护等等,如果到了这些东西都破坏殆尽后再来重建,就悔之晚矣。

陇川县的德昂族舞蹈

  在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注意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问题。不能认为他们的人口少,其传统文化在公众中影响小就忽视这一工作。民族共同体内最显著、最持久、最稳定的联系是文化。可以说,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是此民族区别于彼民族的特征。应该看到,越是人口少的民族的文化,越是稀有资源。其保护发展的价值就越高。如德昂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很丰富,语言、服饰、建筑、音乐、舞蹈、宗教、口碑文化、认知智慧、民风民俗都富有民族特色。如前些年,德昂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收集整理出版了德昂族民间故事、诗歌选集等等。但是在社会变革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德昂族保存民族文化差异性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如现在的德昂族青年已经很少穿民族服装,许多人也以把房屋盖成汉式建筑为进步。德昂族的口头文学不在传诵,传统歌舞器乐也被流行音乐和现代传媒所代替,甚至连串姑娘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在德昂族村寨,人们可以看到把头发染黄的德昂族少年,可以看到在街头摆着的台球桌,在追求时尚方面,这里似乎与内地没有太大的区别。以至于在三台山德昂族乡,连搞民族文化节也只好去缅甸请德昂族艺人来表演,陇川章凤镇的德昂族过“龙阳节”,也要去缅甸买回本民族服装。德昂族的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消失得所剩无几了。

云南镇康县德昂族民间艺人刘阿占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现有的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文化保护如果仅仅停留于在图书馆保存几本民族古籍或在博物馆保存几件民族文物,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保留下来的只是一种死去的文化。如果活的文化现象在德昂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现实生活中消失,这种保护成果充其量只是起到凭吊失去文明的作用。德昂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保护,最关键的是使活着的民间文化活跃在群众日常生活之中。民族文化属于草根文化,扎根于乡村的泥土,其生命力就在于群众性。民族民间艺术,如果失去了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参与,只变成少数艺术家的事情,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前些年,文化领域浮躁之风泛滥,少数民族歌舞要么热衷于大型化、广场化;要么就以华丽的形式,肆意夸张的动作,轻飘飘的媚态,翻过来倒过去表演几十年一贯制的节目,使这些原本出自于民间的艺术失去了纯朴、真实、新鲜的美感。民族文化的源泉就在那些胼手胝足的普通民众之众,因此,少数民族舞蹈家杨丽萍重返云南少数民族村寨,去寻找民族舞蹈的优质基因。她以70%的来自于民间的舞蹈演员来表演她所创作的原生态舞蹈《云南映像》,获得了巨大成功,至今演出120场,场场爆满。并将赴12个国家进行160场演出 ²⁹。杨丽萍的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没有群众文化的基础,那么艺术家的采风和加工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因此,专家们呼吁要保护少数民族的“活态文化” ³⁰。要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必须抓好民间文化建设,为老百姓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只有这样,他们的文化才有生存和发展的活力。

  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很重要的一点是抓住村寨文化建设。村寨保存了许多民族文化的基因,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在大城市人们已经很难看到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了,但是在一些偏远的民族村寨,这些原生的民族文化仍在顽强的保留着。村寨文化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基础,对于那些没有本民族文字的人口较少民族来说,他们的民族文化主要体现在村寨文化。而且前几年曾经火爆的原生态民族歌舞,大多数来源于少数民族村寨。以德昂族为例,一个德昂族村寨就是一个文化社区。由于德昂族过去基本上是按民族建寨而居,由于地理环境相对独立,对外信息交流不灵,因此一个个德昂族村寨,就是一个个星罗棋布的德昂族文化单元。村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单元,它可被看作是缩微的民族社会。一个典型的村寨,往往具有该民族在文化、社会组织、经济等方面的典型特质 ³¹ 。因此,搞好民族村寨的文化建设,就抓住了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根本。

  人口较少民族村寨发展,经济建设仍然是基础,首先要通过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寨的居住环境,为村民提供宜居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几年,在国家帮助下,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村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京族、赫哲族发挥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在56个民族中率先实现小康。人口较小民族的特色文化,在发展中也得到保护和传承。在2000年开展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调研时,在陇川县户育乡我们观看到了政府扶持建立的德昂族青年演出团体表演的节目,该乡还鼓励德昂族在民族节日开展文化活动,通过串姑娘或其他方式将唱山歌和吹葫芦丝的艺术形式延续下来。在镇康县,我们也看到一位60余岁的民间艺人刘阿占带领全家演出的德昂族音乐节目。在西双版纳打洛镇,我们还参观了一位布朗族青年开办的民族歌舞培训班,看到他们为民族文化旅游景点培训民族歌舞表演人才取得的成果。近些年,许多人口较少民族村寨发挥文化资源特点和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既保护了传统文化,又促进了经济发展。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恩和俄罗斯族乡,过去相当贫困,在国家兴边富民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支持下,他们利用本民族特点发展乡村旅游,一跃成为当地的旅游发展明星村和经济发展富裕村。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恩和俄罗斯族村

  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也得到了国家充分重视。在国家制定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增加了对人口较少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快征集珍贵民族文物,对濒危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等内容。这些政策实施都取得了可喜成果,如实施了人口较少民族濒危语言的保护工程,把濒临消失的人口较少民族语言用数字化技术保护起来。在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寨建设民族文化广场、民族文化室或民族博物馆,建设一些有民族特点的标志性建筑,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当地群众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创造了条件。目前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每个民族建一个民族博物馆的目标基本达到。

部分人口较少民族博物馆图片

  各地在开展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同时,加强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以此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因此,尽管近年来我们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大局没有改变。

  总之,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既要遵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尊重这些民族的特殊性。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民族的自身努力,以及有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人口较少民族不仅能够实现现代化,同时也能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本文发表于《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转载。本网选编时,作者又做了些文字补充和修订。

作者:王铁志

1.《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36页,1984年。
2.《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12~413页,1984年。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8~17页,1993年。
4.杨国枢:《现代化的心理适应》,台北巨流图书公司,第24页,1978年。
5.参见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页,2001年。
6.[德]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陈黎、陆宏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28页,2000年。
7.参见谢立中:《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导论》,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第60~61页,2000年。
8.参见谢立中:《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导论》,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第60页,2000年。
9.引自《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民委一份简报上批示》,人民网
10.费孝通:《民族生存和发展:在中国第六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开幕式上的即兴演讲》,《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11.《人民日报》,2005年5月19日第一版。
12. 有关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国家制定的有关规划和取得的成果,参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调研回顾之五: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计划。
13.费孝通:《民族生存和发展:在中国第六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开幕式上的即兴演讲》,《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14.李剑鸣:《文化的边疆:美国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285页,1994年。
15.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27页,1997年。
16.参见初详:《俄罗斯北方小民族的现代化与民族进程》,《世界民族》,2000年第4期。
17.参见郑晓云:《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18.[美]路易莎著,贾仲益译:《贵州苗族文化复兴的动力》,(贾仲益提供的教学参考材料)。
19.参见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建成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思想战线》1998年第5期。
20.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23页,1993年。
21.[美]欧文·拉兹洛编辑:《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戴侃、辛未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3页,2001年。
22.[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北京,新华出版社,第8页,1984年。
23.王铁志:《澳大利亚的多元化政策》,《民族研究》,第55页, 1996年第1期。
24.转引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当今多样化世界中的文化自由》,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89页,2004年。
25.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776页,人民出版社。
26.参见于长江:《小民族大课题:从赫哲族说起》,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工作论文,2000.005。
27.费孝通:《民族生存与发展:在中国第六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开幕式上的即兴讲演》,《西北民族研究》,第15~17页,2001年第1期。
28.费孝通:《关于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化利用》,《西北民族研究》,第56页,2000年第2期。
29. 参见萧扬:《民族舞蹈要保住“优质基因”》,载于《北京青年报》,2004年4月13日。
30.参见曲六乙:《抢救保护少数民族的活态文化》,载于《人民日报》,2004年4月16日。
31.参见张文勋等:《民族文化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23页,1998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