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源推荐  > 详细页面

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调研回顾之七: 德昂族的传统服饰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王铁志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0日 浏览量:

  编著按:2000年7月,国家民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开展了“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研究”,由这项调查研究引发了政府制定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具体政策,并连续制定多个五年专项发展规划,实施具体帮扶项目,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今年,这项调研活动已过去了20年。为了纪念这次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活动,研究和总结历史经验,我们选编了项目组织者和参与者王铁志老师的部分文章,形成“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研究”的历史回顾系列文章,为关心这项研究活动的同仁们提供参考。

  人类服饰具有御寒、遮羞、保护身体、装饰审美等多种功能。由于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同和历史传统不同,民族之间的服饰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服饰也是一种文化符号,是民族特性的外在标志之一。

  笔者在2000年和2002年进行人口较少民族田野调查时,曾经爬山涉水走访过60多个德昂族村寨,对德昂族的传统文化包括德昂族传统服饰做过一些调查。本文试图就德昂族传统服饰的特点、发展演变的历程以及保护与传承做一些探讨,为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些参考。

  一、德昂族历史上的服饰

  德昂族历史上的服饰特点,从有关史籍对其先民的记载中可以搜寻出一点线索。

  一是带有尾饰的服装。德昂族的先民在历史上曾被称为“濮人”、“朴子蛮”、“蒲蛮”、“崩龙”等。也有人认为,永昌濮子蛮是汉代哀牢人的后裔,¹ 因此,德昂族的族源与永昌郡的哀牢人有密切联系。《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哀牢夷者……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皆著尾。”这说明德昂族先民在东汉时期曾有衣着尾饰的习惯,这部分人因此也被称为“尾濮”。过去有人望文生义,将“尾濮”称之为有尾巴的人,这是歧视少数民族的无稽之谈。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器上,有为数众多的滇人武士镇压、奴役“辫发”奴隶的形象,也有许多衣后多拖一长幅的男子奴隶,他们主要从事放牧、抬肩舆、宰杀牛羊等劳动。有人认为,滇人是僰族,辫发者是昆明人,而衣后拖一长幅的“尾濮”就是孟高棉语族的人。²

  二是贯头衣和通身袴(裤)。德昂族先民在汉晋时期又以穿贯头衣而著称。郭义恭的《广志》记载:“黑僰濮,其境出桐华布”,“其衣服,妇人以一幅布为裙,或以贯头。”魏晋南北朝时期范晔所著的《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也记载,东汉初,永昌太守郑纯“与哀牢夷人约,邑豪岁输布贯头衣两领,盐一斛,以为常赋。”另据《新唐书·南蛮传》记载:“三濮者,在云南缴外千五百里。有文面濮,俗镂面,以青涅之。赤口濮,裸身而折齿,劖其唇使赤。黑僰濮,山居,妇人以幅布为裙,贯头而系之。丈夫衣榖皮。”贯头衣的说法,始于汉人。据《汉书·地理志下》记载:“儋耳、珠厓郡,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所谓贯头衣,颜师古释为:“著时从头贯之。”可见,贯头衣即是将横布缝合而成的筒裙。至今,傣族、德昂族穿筒裙仍从头套下,穿法与过去依然相同。

20世纪60年代三台山德昂族的服饰

  樊绰《蛮书》记载,“朴子蛮,勇悍矫捷,以青娑罗段为通身袴。”赵吕甫认为,通身袴即以布合缝挂身而无襟袂领缘之筒裙 ³。在唐代,筒裙在史书里已有记载,《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载:南平僚“妇人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曰筒裙。”关于蒲人的服饰,胡蔚本《南诏野史》卷下还记载,“又有野蒲普蛮,撲子蛮等类,性尤凶悍。女子以布二幅结于左肋,男用布一幅合缝挂身,以红布搭右肩蔽腰以下。今顺宁府多此种。”

  在历史上,由于南方气候炎热,并处于落后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一些地方有裸身之俗。《通典·边防三》载:赤口濮“露身无衣服”。《新唐书·南蛮传》也记载:“赤口濮,裸身而折齿”。《新唐书·南蛮传》记载的“丈夫衣榖皮”,说明当时濮人除穿木棉缝制的衣服外,也以自然植物皮为衣。

  三是藤篾缠腰和海贝为饰。到了明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蒲蛮的服饰变得装饰功能越来越强。其特点是,男子尚武,椎髻跹足,下穿花裙,随身带着兵器;女子绾髻于脑后,项戴绿珠,腰部以海贝或黑藤为饰,手带铜钏,耳有重环。如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记载:蒲蛮“男子椎髻跹足,妇女绾髻于脑后”,“性勇健,髻插弩箭,兵不离身”。该书卷4《顺宁府》还写道:“蒲蛮,男子以布二幅缝为一衣,中开一孔,从首套下……妇人用红黑线织成一幅为衣,如僧人袈裟之状,搭于右肩,穿过左胁,而扱于胸前,下无裹衣,惟用布一幅,或黑或白,缠蔽其体,腰系海贝(原文“贝巴”合体字),手带铜钏,耳有重环。”

  唐代樊绰的《蛮书》曾描述古代茫蛮部落有“藤篾缠腰,红缯布缠髻,出其余垂后为饰”的习俗。茫蛮部落是傣族的先民,或许是受到茫蛮部落影响,或这种习俗在蒲人中也早已有之,在明代的文献中,对蒲人藤篾缠腰和红缯布缠髻的习俗也有记载。如明代钱古训《百夷传》说,哈剌(佤族、德昂族先民)“男女黰黑。男子以花布为套衣,亦有效百夷制者;妇人髻在后,项系杂色珠,以娑罗布披身上为衣,横系于腰为裙,仍环黑藤数百围于腰上,行缠用青花布,赤脚” ⁴ 。李思聪《百夷传》也记载:“蒲人,青红布裹头,项以青绿小竹而系之,多者为贵,无则为贱也。下穿花裩,身挂花套长衣,膝下系黑藤数遭。妇女挽髻于脑后,项戴青绿珠,以花布围腰为裙,上系海贝海贝(原文“贝巴”合体字)带十数围,以莎罗布系肩上为盛装。赤脚而行,涉水登山,其疾如飞”。⁵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代以藤篾缠腰的还有阿昌人和缥人。李思聪的《百夷传》记载,阿昌除了“胫裹青花行缠”(绑腿)外,其余与蒲妇同。缥人“男子衣服皆类百夷。妇人以白布裹头,衣短衫,露其腹,以红藤缠之,莎罗布为裙,两接,上短下长。男女同耕”。⁶ 他们装饰藤圈的颜色与蒲人有所不同。王思训《滇南杂志》记载:黑濮“男子雉发为辫,短衣著袴,善操弓矢。女子单衣仅长尺,前不扣合,以衫布为桶裙,其裙蒙乳以至下体。又用五色烧珠与海贝排串为饰,束于脐下。两耳穿孔,环以银铜锡”。⁷ 在清代,德昂族从蒲人中分化出来,光绪《永昌府志》卷57顺宁府记载,崩龙“女以尖布套头,以藤篾圈缠腰,漆齿纹身”。德昂族以藤篾圈缠腰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二、德昂族传统服饰的特点

  流传至今的德昂族传统服饰,与云南其他民族的服饰一样,大体是清末民国初年逐步定型的。在清代,部分民族的男服直接或间接受清廷辫发、易服政策的影响,其服饰传承中断,传统遗失,而妇女、儿童的基本上是在其传统服饰文化的轨迹上传承演变着,而且更趋丰富。⁸

当代三台山德昂族的服饰

  德昂族不同支系的服饰有明显差别。在中国境内,德昂族有“梁”、“别列”、“汝买”三个支系,根据妇女服饰颜色和装饰的不同,人们分别称其为“花德昂”、“红德昂”、“黑德昂”。如“花德昂”妇女的衣裙织有匀称的蓝红色横条纹;而“红德昂”妇女长衣裙的下摆织有一段宽约15-20厘米的火红色横条纹;“黑德昂”妇女的长裙上则以蓝黑色为底色,间织着红、绿、白等色的细条纹。人们根据妇女服饰,一眼就可以看出其所属的支系。如上图,从左至右依次为“花德昂”、“红德昂”和“黑德昂”的服饰

三台山德昂族老年妇女佩戴的耳筒

三台山德昂族老年男子佩戴的耳环

  不论哪个支系的服饰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传统服饰以深色为主,男子多裹青色头巾,头巾两端饰以彩色绒球;穿蓝、黑大襟上衣及裤脚宽大的半截裤子,扎青布长条裹腿。过去男子左耳戴大银耳筒,佩带银项圈,外出时喜欢佩带一把长刀,背一个挎包,有铜炮枪的还要扛上枪。德昂族妇女多穿黑色、藏青色的对襟上衣和手工编织的筒裙,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红绒球等首饰。

20世纪60年代德昂族男子服饰

  最有特色的是妇女腰间的腰箍,少则几个,多达几十个。腰箍多用藤条编成,约一指多宽,漆成五颜六色,有的刻着花纹,并缠上银丝。古代茫蛮部落“藤篾缠腰,红缯布缠髻,出其余垂后为饰”的服饰特点在德昂族中至今仍然普遍保留着,但李思聪在《百夷传》中记载的蒲人“膝下系黑藤数遭”的习俗只在部分地区保留,如保山的德昂族目前在手腕、腿部仍然带有藤圈。

当代镇康县军弄乡德昂族妇女服饰

当代镇康县军弄乡德昂族妇女的腰箍

  德昂族的服饰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被人称为德昂族妇女“一身穿着传说”。关于其服饰的颜色,一种传说是在很早很早以前,德昂族三姐妹一起杀牛,牛被杀伤倒地翻滚挣扎,牛尾染血乱甩,三姐妹的筒裙都溅上了不同程度的牛血。于是她们按照筒裙上牛血的位置和颜色织出新裙,就形成三种不同花色的筒裙,分别传给后代。还有一种传说是德昂族的先民的母亲是青龙,在孩子长大成人后她从山顶的洞穴中爬出返回湖里。经过老大“梁”住的山顶时,朝阳照在身上,花花红红;中午经过老二“别列”住的山腰时,阳光照在身上一片火红;傍晚经过老三“汝买”住的山脚,夕阳照在身上,泛起浅浅的鳞光。她的孩子们就仿照这些颜色,做出了各个支系的不同服饰。关于腰箍也有优美的传说,据说在古代德昂族女子会飞,她们晚上飞出去串寨子,男人则留在家里编竹篮子。为了将女子拴住,男人们便用藤篾做成腰箍套在女人腰上,从此女人家安心在家过日了。德昂族认为,佩戴的腰箍越多越精细,说明妇女越聪明、越勤劳。小伙子也精心制作腰箍送给姑娘,作为爱情的信物。⁹

  德昂族的服饰在不同年龄之间也有差别。如男孩子在7岁前头戴瓜形小帽,帽沿镶嵌三排银泡,帽顶系红绒线球。女孩子在13岁前上衣穿青布或白布短衫,下身穿带挂肩的青布小裙,不缠腰箍,戴用五色布连缀镶满银泡的瓜皮小帽,不戴耳筒。青年男子的服饰讲究装饰,衣襟多钉有银泡,缀满小红绒线球。老年男子多戴白布或青布包头,穿青布大襟衣,裤子短而裤脚肥大,扎青布绑腿。

  三、德昂族传统服饰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德昂族生活中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初的变化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当时提倡改革少数民族的落后习俗,为了便于生产劳动,群众开始不戴耳筒和项圈,目前只有少数老人还佩戴耳筒,见到这种现象已经很不容易了。受佛教影响,花德昂和红德昂的妇女结婚后要剃光头发,同时缠青布包头,现在大多数已婚妇女都留起了长发。另外,过去德昂族有漆齿的习惯,目前这些习惯基本消失。毫无疑问,这种变化是积极的。

  但是1958年强制搞民族融合,在“文革”期间,更不允许德昂族穿本民族服装和讲本民族语言,这不仅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也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在20世纪80年代初,党和国家恢复了民族政策,德昂族的传统服饰也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到了90年代,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德昂族的服饰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首先是功能和式样的逐渐变化。民族服饰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其实用功能逐渐下降,审美功能逐步增强。在平时,越来越多的人们穿着从市场买来的便宜成品服装,诸如牛仔裤、T恤衫等等,而很少穿比较复杂的民族服装。但在节庆活动时,还有很多人穿民族服装,民族服饰已成为人们寄托民族情感,体现审美情趣的象征符号。如德昂族过去不论男女老少平时都穿民族服装,但是现在,青壮年男子和少女平时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只有中老年妇女和老年男子穿民族服装。大体上,在家穿民族服装的妇女约占80%,男子约占20%,小孩子的服装随便穿,所占的比例就更低了。

  德昂族服装分生活装和节日盛装两类,现在穿生活装的人数大量减少,但一般人在节日都要穿本民族的节日盛装。在2001年春,笔者田野调查时曾对198家户主做过关于穿民族服装的态度调查,其中认为平日应该穿的有31人,占17.4%,认为节日应该穿的有116人,占65.1%,认为穿什么都可以的有28人,占15.7%。适应这种在节日穿着的审美和象征性需要,德昂族的节日盛装越来越突出了装饰性,如衣服的色泽更加鲜艳,增加了银泡的数量和闪光的饰物,服装和头饰上的红绒球比过去多而且大,显得有些张扬和夸张。

  影响德昂族服饰变化的首先是时尚的影响,如一些爱美的小姑娘和小伙子穿上了流行的牛仔裤和T恤衫。如在调研是,我们看到一位20多岁的德昂族姑娘都穿汉族服装,当时一个汉族小伙子在旁边说:我们喜欢他们穿汉族服装,民族服装过时了(访谈166;地点: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河外乡班辛办事处千家寨)”

  受傣族的影响,有些小姑娘上身穿德昂族短上衣,下身穿傣族筒裙。这些服装穿起来比较便捷,式样也比较美观。再次是经济方面的考虑。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向耻于言利的德昂族也不得不变成了斤斤计较的理性经济人。过去德昂族妇女没有别的挣钱门路,因此她们纺线、织布和缝制衣服可以不计人工成本。但是如今可供选择的机会多了,如采集山货到集市出售一天能赚一二十元,帮人家砍甘蔗一天也能挣10至15元钱。在勐丹行政村,一位40多岁的女受访者如是说:

  做一套传统民族服装,连织布带缝制起来,快的要5-6天,慢的要7-8天。织一套衣服的布还要买1-2斤线,棉线有15-16元一斤的,也有30元一斤的,算上工钱,一套服装做完要花近百元。穿汉装(市场上的成衣)便宜一些,一套一般60块钱左右就够了。我们平时在家穿汉装,穿汉装既方便又便宜,不穿民族服装。但是赶摆、出门便穿民族服装了(访谈193;地点: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勐丹村,受访者:女,德昂族)。

  当然,影响穿戴民族服饰的还有一些心理因素。在勐丹行政村,一位在潞西市读书的德昂族女学生说:

  我有一套民族服装,没有带到学校去,只有节日时才穿。将来工作了我也会带上一套,表示不忘自己的本。当然不会穿出去了。我们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平时上街都不穿民族服装,虽然觉得穿起来很好看,但是怕显眼,觉得别人都看你,很别扭(访谈199;地点: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勐丹村,女,18岁)。

  尽管在入户访谈中,不论问到哪个人,他们都说德昂族传统服装穿起来很好看,因此不论男女老少,人人都要做一两套节日盛装存放起来,预备在重大活动场合穿戴。但是在平时,能够纺线织布、缝制传统服装和穿戴传统服装的人却越来越少了。一位中年妇女就说:

  我们年轻时,母亲教我们织布,我们都学。但是我教女儿织布,她们就说不要学,我们买衣服穿(访谈193;地点: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勐丹村,女,德昂族)。

  如果说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生产技艺在他们这一代还能传承的话,那么到了她们的下一代,就可能有后继无人的危险了。

  四、应对变迁的思考

  传统民族服装的制作背景是与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时商品经济不发达,这种方式在一家一户的范围内很容易解决生产和消费等诸多问题。但是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传统民族服装的生产和消费提出了挑战。对于消费者来说,现代服装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五光十色的廉价服装,为他们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服装提供了可能。他们挑选服装样式的范围不一定局限于本民族的,也可以挑选汉族的乃至外国的。至于休闲装、夹克衫、牛仔裤、运动衫、T恤衫、连衣裙等等,这些服装是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其本身的民族性并不明显,任何人都可以穿着。现代人对服装的要求是舒适、便捷、时尚、能充分展示个性、最好是名牌,市场销售的成品衣具有这样的品质,而一家一户手工缝制的传统民族服装传统则不能满足消费者这方面的需求。如果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作为传统民族服装的生产者也有多种选择。传统社会除了让妇女生儿育女、纺线织布、操持家务外,社会提供给她们的发展空间极其有限,因此女孩子从十几岁学习织布做衣是她们的必备功课。但是现代社会为她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对于生产者来说,她可以对自己的行为选择进行理性计算,是自己纺线织布、缝制传统服装合算,还是作其他劳动更合算,比如养猪养鸡、种植甘蔗或水果、甚至出去打工等等,哪个有利她就会选择哪一个。由于社会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人们追求时尚,传统服装面临冲击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面对市场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和做出怎样的判断,流传千古的民族服饰难道转眼之间就会消失吗,我们对此是听之任之,还是应该做点什么。

  思考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发展,首先要对其存在价值进行正确的判断。任何民族的服饰都具有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自然属性是服饰的基础,它基于处理人体生理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防暑御寒和护身蔽体是服饰的最基本功能。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即便是在条件极其简陋的石器时代,人们在创造服饰使其“适身体,和肌肤”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注入文化的内容。如从中国山顶洞人的考古发掘遗物可以推断出,在大约40万年至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人们就使用骨针缝制衣物并用兽骨等装饰品装饰自身。 ¹⁰

  随着社会发展,在服饰上体现的文化内容越趋丰富,服饰不仅体现出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类型差异,还体现出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社会文化需求。中国各民族的服饰千差万别,不仅南方、北方大不一样,就是同一地区、甚至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的服饰就有很大差别,如贵州的苗族的服饰就有60余种。再如中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都穿筒裙,但德昂族的筒裙与傣族、景颇族的筒裙就不大一样,而且本民族不同支系之间也有一定差别。各民族的服饰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映射着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服饰文化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从服装的实用性来看,说德昂族服装很快就要消失还为时尚早。少数民族服饰都是长期以来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选择。如德昂族生活在亚热带的半山区,主要种植旱地,也种植部分水田。其男子传统服饰的基本形式为包头、短衣、短裤外加绑腿。包头防止日晒,短衣、短裤便于散热、方便水田劳作和山间涉水。但德昂族除经常与水打交道外还要经常与山林打交道,如过去以刀耕火种的方式开辟农田,还要经常打猎、采集山货以弥补收入不足等等,一个人要经常在两种环境中转换。在山林中行走既要防止杂草划破体肤又要防止草丛中的雨露打湿裤腿,于是短裤配合绑腿的服饰便应运而生。这类服饰与当地环境非常适应,试想如果穿着西装或厚厚的牛仔裤从事德昂族的田间劳作,肯定不如穿着传统服装舒适、方便和实用。即便是在当地的城市生活,在炎热的气候下,如果一副西装革履打扮,肯定会感到活受罪。因此至今虽然大多数年轻人追赶新潮喜欢穿时装,但德昂族的一些中老年人仍然保持穿传统服装。

  从服饰包含的文化性上看,保存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意义深远。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民族通过服饰来展现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被人称为把历史穿在身上或把传说穿在身上。每个民族的服饰都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如德昂族的腰箍,彝族的英雄结和百褶裙、苗族的刺绣图案等等,反映了各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在文化上的创造精神。少数民族服饰的一些文化元素,也可在现代时装借鉴运用,设计师可从中获取创作的灵感。近年来,一些经过改造的“唐装”、小花袄以及加入民间绣花图案的服装成为新的时尚,原来土里土气的少数民族蜡染、挎包等也成为旅游商品受到人们的青睐,这说明民间草根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少数民族服饰具有独特的设计,在适宜的环境下还会焕发出原有的生命力,如1998年在云南举办的少数民族服饰展和2003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展览都产生了轰动效应。服装潮流的变化具有周期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来过时的东西若干年后也可能成为时尚。从这个意义上讲,保留了德昂族服饰,也就是保留了一种文化资源。

  再从少数民族服饰的民族性看,服饰是民族特征的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因此过去人们往往根据服饰区分民族或民族内部的支系。服饰也是一种象征符号,它凝结着民族的情感。在民族地区,虽然有些人平日不穿民族服装,但仍准备一套留作节庆日或重大场合时穿戴。各民族的服饰丰富多彩,也是中华文化包容性强和富有凝聚力的表现。

  但是对民族服饰的认识也存在一些误区。民族服饰的多样性是文化多样的表现,文化多样性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如云南有25个民族,各民族服饰五彩纷呈,这本身就是云南的文化优势。但过去有的领导竟然人为地模糊民族服饰上的差异,热衷于搞所谓的“各民族服饰”,如把每个民族服装的元素拿来一块凑在一块,在昆明世界博览会和民族服饰展上表演,搞得不伦不类。当然现在云南努力建设文化大省,积极搞少数民族服饰保护和开发,这种愚蠢的做法已经成为笑谈。

  当然,时代在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也应随之而发生改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改造一定要慎重,是否改以及改成什么样子,要经过专家论证和本民族同意。发展的方向应该是,一方面要把传统服饰作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地保护,包括使用的原材料、纺线、织布、蜡染、刺绣、纹样、制作等工艺都要通过项目传承人尽可能保留下来,还要利用现代传媒数字化技术如录像、网络等进行保护和传播。另一方面要对生产方式、制作工艺、图案设计等进行改革创新,要把民族传统服装制作从一家一户的小作坊生产中解放出来,推进其专业化生产和市场化经营的进程。服装改造既要保持传统,又要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时装化的设计结合起来。如云南的傣族筒裙,制作和穿着都很简便,使用五颜六色的现代面料,显示了年轻女性的婀娜身材,又不乏现代气息。云南的民族服装的专业化、时装化生产,有的民族做的很成功,如上面照片中的姑娘穿的就是从市场买来的经过改造的景颇族服装。这位姑娘是阿昌族,她平日穿这种服装就是觉得式样很好看,是当作时装穿着追赶时尚的。近年来,一些服装制作厂商把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纹样用于时装设计中,既显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又很时尚。一些艺术家运用现代美学理念对少数民族服饰纹样进行创造化的设计,提高了民族服饰的艺术感染力和制作水平。因此,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既是需要保护的宝贵遗产,也是经济发展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注:本文原载《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原文名为《德昂族生活习俗变迁》,本文摘选其中部分内容,由作者做了文字修订和补充,配了相关图片。

作者:王铁志

   1.赵吕甫先生考证,朴子蛮,近人以为即哀牢人。《保山县志稿》从七个方面考证了永昌濮人即哀牢人,其说甚辩,永昌濮子蛮殆为哀牢人之苗裔,亦即崩龙族之先民也。参见樊绰著,赵吕甫校释:《云南志校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58页,1985年。
   2.杨德华:《云南民族关系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第6页,1998年。
   3.樊绰著,赵吕甫校释:《云南志校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58页,1985年。
   4.江应樑:《百夷传校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第99页,1980年。
   5.江应樑:《百夷传校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第151页,1980年。
   6.江应樑:《百夷传校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第151页,1980年。
   7.转引自赵吕甫校释:《云南志校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58~159页,1985年。
   8.段梅著:《东方霓裳:解读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北京,民族出版社,第92页,2004年。
   9.俞茹:《德昂族文化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第129页,1999年。
   10段梅著:《东方霓裳:解读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北京,民族出版社,第6页,2004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