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源推荐  > 详细页面

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调研回顾之六:德昂族的特色民居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王铁志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8日 浏览量:

  编著按:2000年7月,国家民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开展了“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研究”,由这项调查研究引发了政府制定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具体政策,并连续制定多个五年专项发展规划,实施具体帮扶项目,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今年,这项调研活动已过去了20年。为了纪念这次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活动,研究和总结历史经验,我们选编了项目组织者和参与者王铁志老师的部分文章,形成“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研究”的历史回顾系列文章,为关心这项研究活动的同仁们提供参考。

  传统民居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当人们走近少数民族村寨,第一眼看到的少数民族文化现象就是特色民居。民居不仅有遮风避雨的居住功能,也承载着表达人们的文化特点、审美情趣、价值判断等诸多功能。笔者在2000年和2002年进行人口较少民族田野调查时,曾经爬山涉水走访过60多个德昂族村寨,对德昂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民居做过深入调查。本文试图就德昂族传统民居的特点、发展演变的历程以及保护与传承做一些探讨,为当前开展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程以及民族特色村镇旅游提供一些参考,

  一、传统民居的特点

  德昂族村寨大都建在海拔700米-1500米的半山坡上,广种大青树和大竹是德昂族村寨的特点。大青树也称榕树,被德昂族视为神树,一般种植在村寨高处,而且只种植不砍伐,在热带湿热气候的滋润下,长得躯干雄伟,枝繁叶茂,成为德昂族村寨的显著标志。

  许多德昂族农户喜欢在房屋周围种植大竹,大竹也称濮竹,《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永昌郡…… 有大竹,名濮竹”。《后汉书·西南夷传》也记载,“哀牢夷……其竹节相去一丈,名曰濮竹。”濮竹粗壮挺拔,高达20余米,是建筑竹楼的好材料。德昂族村寨依山而建,一幢幢传统竹楼青瓦盖顶,在翠竹和绿树掩映下错落排列,显得古朴秀丽,与自然环境极为和谐。

  与许多南方近水而居的民族一样,德昂族的传统民居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从巢居演变而来的,其流传源流甚为古远。在浙江吴兴县和云南剑川县等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均曾发现属于干栏式建筑的柱洞遗迹或木桩遗物。北齐时的《魏书》曾记载,“僚者,盖南蛮之别种……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干阑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唐代樊绰的《蛮书》卷四也记载,“裸形蛮……其男女遍满山野。亦无君长。作阁(原文为:木+葛)栏舍屋。”

  德昂族传统建筑多用木料做框架,梁柱之间均用斧凿穿斗结合而成,不用钉子固定,因此也称“穿斗房”,其它部分如椽子、楼板、晒台、围壁、门、楼梯等均用竹子为原料。房屋底部用数十根木柱支撑,四周不加遮挡,用以饲养牲畜或堆放杂物。楼上住人,正面是客堂,四周围以竹篾或木板,内部用竹笆隔成数间卧室。一家一般设两个火塘,外火塘设在堂屋,用以烧茶招待客人;有姑娘的人家一般在姑娘15~16岁时在姑娘房设置内火塘,平时用来做饭,也预备接待小伙子串姑娘。楼房设楼梯两个,一个设在正门,从这里登上楼梯,迎面便可进入客堂,在侧

三台山乡德昂族传统民居

面建有晒台;另一楼梯设在姑娘房的后门,按传统规矩,外来客人应该走前面的楼梯,不能走后面的楼梯,但小伙子串姑娘可以走后面这个楼梯。

  德昂族的房屋大小视家庭人口多少而定。一般底部纵横竖立20至25根柱子,房屋呈方形。过去,在镇康地区德昂族有三四户人家住在一起的大家庭,保存到20世纪50年代的大家庭房屋长达50米,宽约15米,占地750平方米左右,[ 转引自云南省编辑组:《德昂族社会历史调查》,第98页,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建造这样大的房屋,工艺比较复杂。传统建筑的房顶用茅草覆盖,四面都有屋檐,俗称“四檐出水”。房屋外形很像三国时诸葛孔明帽子,据说是为了怀念孔明而建的。这种建筑就地取材,通风凉爽,避免潮湿和洪水、虫蛇侵害,适合南方的湿热气候。

绿荫遮盖的传统民居

  有比较才有区别。德昂族民居的特点,通过与当地其他民族的民居进行比较才能更明显地显示出来。

  首先是与汉族的区别。在我们调查所到的地区,凡与德昂族为邻的汉族村寨,一般都没有干栏式建筑。汉族习惯建单层房屋,过去是土墙茅草顶,现有条件好了,大多是砖瓦结构。一般正屋三间,与德昂族一进门是火塘和在神坛上供奉佛经以及插小幡旗不同,汉族房屋一般进门是堂屋,正对门的墙上供的是“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堂屋两侧是卧室,另外在配房设有厨房。还有一点与德昂族明显不同的是,汉族民居都建有高高的院墙和比较讲究大门,一般沿院墙在正房两侧建设厢房,形成类似于三坊一照壁那样的封闭性建筑格局。

  而德昂族的民居是开放性的,周围不建院墙。院墙的功能在过去主要为了防匪防盗,这种功能现已消失,惟一的作用可能是避免邻里干扰和发生纠纷,当地老百姓解释说,“我们都建有院墙,养鸡飞不出去”。德昂族过去防范土匪的办法是在村寨周围种植一圈荆棘,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匪患消失,他们就将荆棘砍除掉了,也没有动用土木建设深宅大院的经历。¹云南汉族主要是明代以后陆续大批迁入的,他们不论走到哪里就把院墙建到哪里,并一直延续至今。这种情况就像50年代中国内地在城市建设中都用围墙把单位圈起来一样,都是源于同一个文化传统。

  再看与当地其他少数民族的差别。虽然云南许多民族都住干栏式民居,但德昂族房屋有其特别之处。

  如傣族、布朗族竹楼的建筑面积较大,比较宽敞,一般底部用50根柱子,因此前些年一些傣族就把自家的老式竹楼改作餐馆接待游客,一层竹楼可以接待几十人同时用餐。而德昂族的竹楼面积相对小一些。傣族、布朗族的竹楼底层柱子比较高,屋顶高耸陡峭,而德昂族的房屋底层柱子略低一些,而且屋顶平缓,檐口深远。

  与傣族、布朗族的房屋山面屋檐呈直线不同,德昂族房屋的山面两端和檐口向上呈弧形。这种弧形屋面在构造技术上要比直线屋面难度大,据说在云南民居中,只有德昂族和同属于佤崩语系的佤族有这样的建筑,体现了少数民族的精湛建筑工艺和独创精神。²

  如果与景颇族比较,德昂族民居干栏式建筑的特点似乎更浓一些。由于景颇族居住的地区海拔稍高一些,建筑物不太需要防水防潮,因此景颇族的房屋底层的柱子一般仅1米左右,只能通风,不能圈养牲畜和存放杂物。

  在山区,除了干栏式房屋外,还有一种单层双斜面的简易茅草房。德昂族的茅草房一般墙壁(竹排制成)比较高,而景颇族的茅草房墙壁

  屋顶上的草结

  较低,屋檐压得特别低下,距地面往往不足两米,要低头才能进门。在房屋装饰上,三台山的德昂族在茅草房屋脊上一般装饰有数个葫芦状的

  草结作为装饰物,类似内地寺庙上的宝鼎、鳌鱼之类,成为德昂族建筑与其他民族建筑的区分标志。

  德昂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三台山的德昂族村寨共有14座佛寺,当地人管佛寺叫娤房。娤房通常修在村寨的最高处,旁边往往生长了高达的大青树,称为村寨中最醒目的标志。娤房建筑往往是村寨中最好的,也最能体现出德昂族传统建筑的水平。

  二、传统民居的改造历程

  德昂族的干栏式建筑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有许多不足。如不经久耐用,由于多受雨水侵蚀,茅草屋顶三五年就要更换一次,用竹篾片做成的围壁、楼板七八年也要更换一次。盖新房不仅费工费料,还要招待亲朋,举行仪式。再如由于屋檐遮挡和没有窗户,传统房屋普遍采光不足。过去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一问题并不突出。但是现在小孩子上学读书,回家要做作业,光线太暗就不方便。还有卧室之间用竹篾笆做隔段,既不隔音也不挡光,在几代同堂的家庭中也不便于保护隐私。因此,在20世纪60-70年代的公社化时期,由于当地可以烧制砖瓦,同时经济条件也有所改善,德昂族群众便对传统房屋进行了改造,使其更加坚固耐用。首先是用青瓦替换了茅草,有的安装了几片可以透光的亮瓦,有条件的还用木板墙代替了竹篾笆,这一次改造住房,没有改变传统的木结构框架,因此不仅经久耐用,还保持了传统式样。

  过去德昂族虽然建有瓦房,但都毁于战火。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德昂族居住的村寨,除了有奘房为瓦顶外,再也见不到其他的瓦房。前些年,政府对德昂族的房屋建设给予优惠政策,对愿意建瓦房的给予50%的建房补助,从而加快了瓦房代替草房的步伐。如过去三台山早外和勐嘎香菜塘的德昂族村寨没有一间瓦房,现在家家住上了瓦房。该乡处东瓜和帮外德昂族村寨也有73.7%的人家住上了瓦房,住草房的仅剩下18.7%。³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山林承包和对木材砍伐的限制,以及一些外地汉族工匠引入烧制砖瓦技术,一些经济宽裕一点的德昂族群众便用青砖砌墙,青瓦盖顶,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如果说前一次房屋改造引入了汉族建筑的某些元素,如青瓦、木门窗等,而这一次改造则是一种结构性改变。

  因为在德昂族的传统技艺中,虽然他们建造穿斗房的木工技艺非常高超,但是他们不懂砌墙技术,以至于在德昂族聚居的三台山乡,凡是修路、护坡、砌墙、盖砖瓦房等需要泥瓦匠的工程,至今都需由保山等地的汉族工匠来承包。因此他们盖砖瓦房不得不求助于内地来的汉族工匠。但是外来的汉族工匠不懂德昂族的穿斗房建筑技术,也不会做那种四檐出水、弧形屋面的木工活,可能也是为了图省事,他们便把保山地区的那种硬山单面重檐的汉族房屋式样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德昂族地区。

  这种建筑固然经久耐用,但是住起来潮湿,没有传统民居那种通风、凉爽的特点。

  这种建筑式样与德昂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也不大相适应,在德昂族的观念中,火塘是神圣的地方,那象征生命的火是不能熄灭的。

  因此新屋落成,火塘也不能舍弃,但是在这种房屋内生火塘,有的排烟设施做的不好,家人经常处于烟熏火燎之中。

  在德昂族地区的民居改造中,有时为了省钱,将房屋改造得不伦不类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如某茶场搬迁来19户德昂族,承包茶厂的老板免费给推平房基,民政部门作为扶贫项目每户补助1000元钱,群众自筹大部分资金,每户房屋造价1.5万元。房屋是空心砖墙,石棉瓦顶,前面模仿当地汉族房屋式样建有雨廊。但是这种双斜面的房屋改造的简易住房没有一点地方特色,而且多户人家连在一起,一排排房屋整齐划一,远远望去像个工棚。这样的建筑,只是起了遮风挡雨的作用,没有任何文化含量,更没有审美价值可言。面对这种变化不能不使人担忧,如果边疆少数民族的民居都改造成了千篇一律的模样,不仅丧失了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技艺,也破坏了边疆地区多样的人文景观。

  三、保持传统的探索

  在前些年,保持少数民族民居传统建筑式样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民居都是普通老百姓自己盖的,对于那些尚在为解决温饱而艰苦奋斗的普通民众来说,盖传统式样的房屋大多是出于习惯,很少有人从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

  在2000年调研时,我在临沧地区的镇康县和西双版纳的勐海县当地的德昂族和傣族有文化的人在使用砖瓦水泥等新建筑材料修建房屋时,并试图保持了传统民居的式样。如镇康县军弄乡军弄大寨,就有一位德昂族退休干部王国良先生,他新盖的住宅就采用了传统式样,但做了一些改进,如用砖墙取代了篱笆墙,开设了窗子,房顶铺了青瓦。楼下堆放杂物不放养牛猪。楼上铺了木地板,里面三进间,两侧用木板隔开许多房间。尽管有了厨房,但仍然生火塘。王老汉对民族传统文化很有感情,他担心传统的东西丢失的太快了,子孙后代将来不知道德昂族的传统是什么样子,因此收集了一些古旧的生产生活用具,木柜、石磨、风车、摸鱼的用具、牛犁、家具、量米的斗等等摆在楼上,像博物馆一样陈列起来。

  但是像王老汉这样把德昂族民居当作文化保持下去的人并不多,特别是年轻人,都喜欢住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在潞西市中山乡小街德昂族村寨,全寨子的房屋大部分都改成汉族式样了,只有两户保持了传统风格。有一位叫做小河大的乡政府退休德昂族干部,自己设计把房屋建成了汉德合璧的形式。他的房屋为砖瓦结构,上层为传统式样,平时家人住在上面,屋脊也有类似草结那样的德昂族标志,以表示不忘传统。但是下层却改造成了汉族式样,如用木板隔开了堂屋和卧室,用以招待客人。单独建了厨房,但仍然生火塘等等。

  在2000年,笔者对三台山乡两个德昂族村寨的问卷调查资料显示,在准备建新房的人当中,有80%的人拟建汉族式样的,准备继续建干栏式和改造式样的仅有20%;准备建设四檐出水房屋的占32.4%,而准备建设两檐的占67.6%。在建房用材上,准备采用石棉瓦和砖墙的也约占80%左右。

  在群众建房中,政府引导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前些年,政府主要是从扶贫的角度关注群众的房屋建设,因此主要任务一是消灭茅草房,二是解决人畜共居问题。德昂族传统习惯在楼下养牲畜确实不卫生,但这不是房屋式样惹的祸,另外建猪圈牛棚也就解决了问题。但是有的干部以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判断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在动员群众搬迁时对坚持搞民族式样的以减少民居改造补助相威胁,有些群众迫于压力,住进了改造的单层民居,但是心里并不情愿。

  在三台山处东瓜和帮外村,现存的民居都是1970以来建造的,其中70年代的占10%,80年代的占20%,90年代以来的占70%。1990年以来,由于政府资助,新建房屋处于高峰,每年都有八九户。比较集中的是1998至2000年,由于政府加大了扶贫攻坚的力度,这三年新建的房屋有48户,其中仅2000年就有27户。如处东瓜村在2001年就在乡政府附近搬迁12户,新建的房屋大多不再是传统的干栏式样,而主要以单层、砖瓦(空心砖和石棉瓦)结构为主,这样不同年代的房屋混在一起,就使这两个德昂族村寨的房屋式样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色。如现有房屋传统式样的占49.7%,改造并带有民族特色的占13.7%,汉族式样的占32.5%;单层的占41.6%,双层的(干栏式)占54.3%;草顶房屋占22.2%,木板(或竹片)墙瓦屋顶的占68.9%,砖瓦结构的占10.9%。⁴干栏式建筑大都上层住人,下层关猪牛,没有做到人畜分开。

  近年来,随着云南建设文化大省战略的实施,人们对旅游资源开发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西双版纳,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开展边疆旅游,每年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仅1999年就创造了13亿元的旅游收入。这一成功案例对德宏地区领导也有触动。德宏和西双版纳是云南的两个主要傣族聚居区,过去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都差不多,德宏地区又得风气之先,在抗战时期就通了滇缅公路,经济建设开发得比西双版纳早,基础设施条件也比西双版纳好。但与此同时,德宏的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面貌破坏得也比较严重,城市建筑和沿公路所看到农村民居、少数民族服饰与内地差不多,旅游的吸引力显得不足。前些年德宏州注重边境贸易,1994年边贸火暴的时候,德宏州的口岸城市人头攒动,旅店客满为患,当时的日子比较好过。但是后来由于边贸政策调整等多方面原因,过往客商大量减少,街头上显得冷冷清清,于是人们对发展思路进行了在思考和调整,开始注重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着力打造边疆自然和文化旅游的品牌。在着重展现当地自治的主体民族—傣族和景颇族的文化特色的同时,也注意展示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如潞西市就规划的民族风情旅游线就包括:⑴潞西市民族文化宫。⑵潞西市树包塔,⑶潞西市三棵树。⑷孔雀湖。⑸巴芭度假村。⑹风平那目傣族村。⑺三台山德昂族民族村。⑻西山景颇族民族村。尽管德昂族民族村的地址选在何处人们的意见还不一致,如有的建议建在潞西市市郊(游客参观方便),有的建议建在三台山乡政府附近的320国道边边(能够参观德昂族聚居区,距离潞西市仅有25分钟路程),有的建议建在勐丹或处东瓜村(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保存比较完整的民族文化风貌)。不论德昂族民族村的选址落在何处,三台山乡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是,由于乡政府是刚刚搬迁过来的,需要结合扶贫攻坚工作,将处东瓜的40户贫困德昂族农户搬迁到乡政府附近建立移民新村。移民新村将以何面目出现,不仅是扶贫任务,也是一个形象工程。为了体现三台山德昂族乡的独特地位,也为了争取建立德昂族民族村的项目,乡政府在设计移民新村建设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体现德昂族特色问题,为此专门聘请专家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设计。

  在选择房屋建筑式样时,人们会从实用和经济投入等多方面考虑。由于不同地区砖瓦和木料价格存在差异,在交通便利地区,盖砖瓦房比木结构房屋要省钱。但是在边远地区,盖干栏式建筑就相对便宜。因为对于当地农民来说,木材取自于自留的山林,如同从自家的田地里收获粮食自己吃一样可以不计成本。而砖瓦等从外地运来,成本和运费是个不小的负担,但是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政府又倾向于尽可能用其他材料取代木材。三台山的移民搬迁房屋,最初考虑仍建传统式样,但底层梁柱计划用水泥和砖替代,中间铺设木质地板,屋顶用青瓦覆盖。由于双层建筑肯定比单层建筑费工费料,由于缺乏经费支持,不得已改为单层,用空心砖做墙体,并用石棉瓦代替了青瓦。房屋的式样虽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但也一定程度地体现了德昂族的传统特色。房屋建筑施工请的是保山的汉族包工队,因此建筑模式明显受汉文化影响。如保山的传统民居是硬山式建筑,后墙单层檐,前面双重檐,但为了防雨和便于采光,在前面建有雨廊,并在两重檐之间设有窗户。处东瓜的移民新居带有汉族和德昂族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痕迹。如山墙、台阶、雨廊,客堂都是汉族式样的,但房顶是单层檐,两边山墙的雨檐保持了德昂族四檐出水的样式,屋内的梁柱结构也参考了德昂族穿斗房的设计模式。另外在屋脊立了三个用马口铁做的银白色的葫芦状装饰物,是吸收了德昂族草房打结的传统做法。移民新居每户建筑面积80~100平方米,在2002年春已经迁入20户,每户不包括木料造价1万元,其中政府给每户补贴7000元(包括免费平整理土地1000元),农户自备木料,另外自筹3000元。其中有一户家里有当干部的人家,使用红瓦盖顶,瓷砖贴墙面,新房建筑花了5万余元。虽然房屋式样体现的民族特点不太鲜明,但为当地群众树立了房屋改造的样板,在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案对比之下,有越来越多人倾向于新建房屋采取这种样式。

  注:本文原载《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原文名为《德昂族生活习俗变迁》,本文摘选其中部分内容,由作者做了文字修订和补充,并配了图片。

作者:王铁志

1.潞西市三台山的德昂族一般不建院墙。但是在陇川的章凤镇和镇康的白岩办事处的平坝地区,由于当地德昂族与汉族、傣族交错杂居,受汉族影响,当地部分德昂族的住宅也建院墙。

2.段炳昌:《多彩凝重的交响乐章:云南民族建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第61页,2000年。

3. 资料来源,笔者在处东瓜、帮外德昂族村寨198户问卷调查资料。

4.资料来源,笔者2002年在处东瓜、帮外德昂族村寨入户问卷调查资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