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唐卡 > 护法  > 详细页面
《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佛教引用。但印度婆罗门教不能令众生永离生死轮回,彻底断除苦报,所以在佛教里被称为外道。
  • 作者:尖措画僧
  • 画派:热贡画风
  • 材质:棉布、黄金、矿植物颜料、名贵药材等
  • 尺寸:高90厘米、宽90厘米
结缘咨询
专属顾问:18513917360(王超)
专属顾问:13910276803(王飞)

  作品展示

  

  《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佛教引用。但印度婆罗门教不能令众生永离生死轮回,彻底断除苦报,所以在佛教里被称为外道。

  所谓生死轮回是说“舍此蕴已复趣他蕴”。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化生)、人、畜生、阿修罗(魔)、饿鬼、地狱(化生)。

  从色身胎成起就有了第一个业报身,依所造做业从一业报身可以生出百千万种身,百千万种身一一复能生百千万种身,如是辗转乃至无量。如《中阿含经》言:“法生则生。法灭则灭。皆由因缘合会生苦。若无因缘。诸苦便灭。众生因缘会相连续则生诸法。如来见众生相连续生已。便作是说。有生有死。”  以色身生灭作为轮回是佛随顺众生妄见的一种方便。如《入楞伽经》言“若取有无法者,即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故。大慧!说有无法自相同相,是名应化佛说,非法佛说。复次,大慧!应化如来说如是法,随顺愚痴凡夫见心令其修行,非为建立如实修行,示现自身内证圣智三昧乐行故。”。初学因心有我念而生诸我见;因心现色身生灭相而起身见;因身见而起我人众生寿者相。 

  如实解知不夹杂妄想方为闻法;修习佛法方为供养诸佛;如法修行心不旁驰方为值佛;心同佛心方为见佛。故《无量寿经》言:“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兴出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无量亿劫,难值难见。犹灵瑞华,时时乃出。”。以心不清净则不见真实故。

  一切有情,皆以诸欲因缘,自作自受,如车轮回转不已,生死于六条道趣,接受制裁。所谓六道,即:人、天(化生)、阿修罗(魔)、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然在六道中,却以人道为中心,因人心的善恶观念而随心所欲的去追求,造成报果。如人在日常中的语言、动作、思想,守法实践持三戒(五戒:不杀生、偷盗、邪淫、妄言、饮酒)以上者,可得六根整然的人身,五戒圆备者,即生大富大贵之家,长寿而扬名于世。修持五戒,加行十善(身:不杀生、偷盗、邪淫。口:不恶口、妄言、绮语、两舌。意:不贪、瞋、痴。),即生天界,天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上述五戒加十善,乃生欲界天,再加修正观坐禅,证初禅至四禅,即生色界天。趋入四空定,即生无色界。但虽至非想非非想天,还是降伏业惑而已,无法脱离生死轮回,故古人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如果人于日常生活中,虽有十善心布施,但带有名利好胜,即生阿修罗界(须弥山腰),阿修罗是具天福而缺天德,因地污曲所致。如果人于日常中,失去道德戒行,生起悭贪心,即堕饿鬼道界,生起瞋痴心,即堕畜生界,犯五逆十恶者,即堕地狱界。以上释义引自《君友会、六道轮回卷》综上:六道轮回的善恶报趣,尽在人心的一念,能趋于善,即上升天界,起一念恶,即堕恶道,因果昭彰。

  六道轮回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来释迦牟尼佛出世,随顺此世界观用以度化世人断诸烦恼永离生死。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在一定程度上能为信众带来福报,所以佛称其“多牛,多马,多珠宝”。但婆罗门教不能令众生永离生死轮回,彻底断除苦报。所以在佛教里被称为外道。

  六道表示因造作善恶各种业(行为、语言、思想皆称为业)而带来的六类果报,并随顺当时世界观称轮回至某一道为“生”,离开某一道为“死”。众生依此断恶修善得真实利益。随着众生的烦恼逐步减轻智慧得以开启之后,才在《中阿含经》、《入楞伽经》、《众许摩诃帝经》、《频婆娑罗王经》中开启真实法义。

  六道者:一、天道(化生);二、阿修罗道(魔);三、人道;四、 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天道又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

相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