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文博 > 专题展览  > 详细页面

“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京开展

来源:民族画报 罗吉华 撰文 齐波 摄影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4日 浏览量:

  2018年1月5日,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支持,民族文化宫主办,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承办的新年特展“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民族文化宫正式开展。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昌平、国家民委财务司司长李春林、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民族文化宫主任甘玉贵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民族文化宫副主任陈丹主持。

“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民族文化宫开展

  这是该展首次在北京展出。展览曾作为文化部、甘肃省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重点展览项目,于2016年9月在敦煌展出,此后又曾到广西南宁等地进行巡展,受到各地观众和社会媒体的关注和一致好评。

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昌平参观展览

  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不仅构筑了亚欧非商贸的交通网络,也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文化交流通道。公元前2世纪,西汉张骞从长安城启程出使西域,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就此开通,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进入新纪元。汉朝以来,丝绸之路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形成了以沙漠、草原、海上干线为主的网状交通系统,并在唐代达到鼎盛。作为当时世界上东西方之间最重要的文化通道,丝绸之路实现了多民族、多宗教、多地域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并因此促进孕育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浸透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厚重情感,是一个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记忆。

观众参观汉代壮族铜鼓

  “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陕西、河南、山西、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四川、重庆、云南、西藏、广西)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览共展出159套307件馆藏珍品,所体现的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品种类丰富,包括乐器、瓷器、书画、金银器、漆器、服饰、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民族众多,表现了我国21个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展品年代跨越久远,有出土的西汉时期铜鼓,有大量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文物,也有如今多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精美手作;不少展品在体现精湛技艺的同时,还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人文等价值。

参观者可现场体验“非遗”项目——陕西凤翔木版年画

  此次展览除了展示精美的“非遗”展品和“非遗”图片外,还展出了10余部非遗文化题材的视频资料。此外,展览还设置了互动活动,观众可以现场拓印制作木版年画并将作品带回家,亲手体验“非遗”文化的精彩。

展品:双鹤衔口花瓶(民族文化宫 供图)

展品:清代铜鎏金白度母像(民族文化宫 供图)

蜀锦展品:千里江山图(民族文化宫 供图)

  此次展览是民族文化宫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传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的一次有力实践,是民族文化宫履行公益性职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展览多层面地呈现了丝绸之路瑰丽多彩的灿烂文化,以期促进交流互鉴,增强文化认同,激发文化活力,为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新贡献。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3月31日,期间向观众免费开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