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文博 > 博物馆巡游  > 详细页面

开放在大山深处的彝族文化之花

来源:民族画报 作者:列来拉杜 卢旭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4日 浏览量:

  “英武罗鲁文博园对彝族的民俗实物、火草麻线纺织、毕摩文化、传统服饰与刺绣文化、姑娘房与火塘文化等进行宣传和展示,旨在沿袭彝族人传统的手工技艺,促进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使彝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五街镇党委书记吴学剑介绍说。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五街镇罗鲁村英武罗鲁文博园于2013年正式开馆(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五街镇政府  供图)

  英武罗鲁文博园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五街镇第一座大型彝族文化基地,文博园所有建筑物依山而建,并严格按照当地彝族院落建筑习惯进行布置,亭楼屋寨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真实再现出当地彝族的文化遗存,真可谓一朵开放在大山深处的彝族文化之花。

  记者在文博园里看到大大小小的房屋有十几间,每个房间里都陈列着一件件从彝族民间收集来的古老的生活用具,这些年代久远的器具铭刻着历史的足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绣着马樱花、山茶花、杜鹃花的彝族服饰记录着彝族服饰的形成、发展、变迁,古老的乐器弹奏出彝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五街镇罗鲁村英武罗鲁文博园里展示的乐器

  “我的火草麻布纺织技术是跟妈妈学的,妈妈是跟外婆学的,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目前我已经带出了40多个掌握火草麻布纺织技术的传承人,她们每年通过卖彝族传统服装年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草麻布纺织技艺传承人,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五街镇罗鲁村村民罗应琴介绍说。

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五街镇罗鲁村彝族妇女的纺织刺绣作品,一件能卖1000多元

  在文博园火草麻线纺织展区,记者被一架有些年代感的织布机吸引。罗应琴介绍说:“织布机是织火草麻布用的,彝族火草麻线织布文化是彝族最古老、最原生态的纺织技术。火草麻布的原料为火草和亚麻,全套74个纯手工工艺环节,历史可追溯到隋朝时期。目前,五街镇还存有几台织布机和少数会此套工艺的妇女,这种麻布是制作彝族传统服装的必需材料,因保暖效果好而备受彝族人民喜爱。”

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五街镇妇女用织布机织火草麻布(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五街镇政府  供图)

  在文博园毕摩文化展区,南华县五街中村本炼厂一队的鲁宗发向记者展示了神秘的彝族毕魔仪式。“彝族毕摩是彝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在古代担任着祭司、军司和头领的参谋、顾问。在当今,彝族毕摩仍是广大彝族地区婚、丧、嫁、娶祭礼祈求的主事,传承彝族文化的主力军,在广大彝族地区有很高的威望和较大的影响,是当地政府联系广大彝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鲁宗发对记者说。

南华县五街中村本炼厂一队的鲁宗发向记者展示了神秘的彝族毕魔仪式

英武罗鲁文博园已成为楚雄州推进彝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丰富人民美好生活的一个新亮点。图为南华县五街镇党委书记吴学剑(右三)与英武罗鲁文博园工作人员交谈

  英武罗鲁文博园已成为楚雄州推进彝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丰富人民美好生活的一个新亮点。近几年,楚雄州以民族特色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为载体,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互动发展,培育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典型,打造了一批有特色、产业强、人和谐的民族特色示范村镇,使其成为民族文化的品牌、特色旅游的名片、美丽彝州的窗口。楚雄彝族文化之花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阳光雨露滋润下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