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歌舞 > 文艺演出  > 详细页面

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王韵茹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2日 浏览量:

  1980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文化部和国家民委在京共同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来自新疆、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福建、湖南、广东、浙江等十七个省、自治区的文艺代表团和中央民族歌舞团参加了会演。会演整整进行了1个月,共演出109场,上演节目278个,观众约达16万8千多人次,包括8个国家的文艺家的观摩。

  主持这次会演开幕大会的是文化部副部长周巍峙,国务院副总理杨静仁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文化部黄镇部长致闭幕词,来自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来自云南、贵州、青海、福建的少数民族演员代表分别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作了简短发言。会演期间,为了促进各民族的文艺繁荣和文艺交流,还召开了学习评论会18次,学术报告会5次,学习节目活动12次,还组织代表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参观中南海和游览首都名胜等活动。会演闭幕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参加会演的全体代表,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文艺工作的关怀与重视。

  这次会演,不仅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代表和节目参加演出,而且尚未最后确定民族识别的苦聪人、夏尔巴人、僜人,也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参加了会演,共约两千多名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参加了演出。在演出活动中,各民族都使用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并且都有代表上了大会主席台。这生动地体现了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因此,可以说,这次会演不但是民族艺术交流的盛会,也是各民族感情交流的盛会,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国内各民族大团结的盛会。

这次会演演出的节目,绝大部分是新近创作的,一部分是新发展的或者经过重新整理加工的传统艺术节目。这些节目的题材多样,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较广泛,并且都具有本民族的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色彩。

此次会演中较为出色的节目有:四川凉山彝族的《喜背新娘》、云南彝族的《铜鼓舞》、延边朝鲜族舞蹈《分配的喜悦》和宁夏的花儿歌舞剧《曼苏尔》。

四川凉山彝族的《喜背新娘》和云南彝族的《铜鼓舞》,这是公认利用传统形式表现新内容成就较突出的节目,在推陈出新上,都有独到之处。舞蹈《喜背新娘》,虽采用的是传统形式,但从内容到主题跟原来有很大的不同,生动活泼地表现了彝族青年一代已摆脱了老一辈在婚姻上的哀怨,而是欢乐、诙谐地追求着自由幸福的未来。“铜鼓舞”在我国云南地区广泛流传,历史悠久,特别是居住在文山境内的彝族群众,每年正、二月间在传统的打公节上,成群结队地跳“铜鼓舞”为乐。十年浩劫中当“四旧”被禁,群众极为苦闷。现在的《铜鼓舞》,充满了热烈欢快的节奏,在复活古老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赋与了新的内容。

  延边朝鲜族舞蹈《分配的喜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巧妙地利用传统形式,展现了落实农村政策以后,出现的新情绪、新面貌,整个表演充满了喜剧风格和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宁夏的花儿歌舞剧《曼苏尔》,取材于回族的民间传说,广泛地采用当地民歌花儿的韵律和格式,吸收了相近民族的舞蹈语汇,大胆地利用和改造宗教音乐,在尊重回族的传统和习俗的前提下,创造出虽不是完美无缺,但却是有相当浓厚的民族色彩的大型歌舞剧,内容、情节、歌曲、舞蹈,以及美术,都令人耳目一新,被誉为西北地区继《丝路花雨》之后的又一颗明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