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地区 > 特色产品  > 详细页面

开远西山的小小葫芦梨已成为知名旅游特色产品

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9日 浏览量:

  又甜、又水、又嫩……一口咬下果香四溢,它被称为开远西山的“福禄果”,说到这里,很多人应该都知道说的是什么了吧?对,它就是开远西山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同时还创造了经济价值的小小葫芦梨!

  在开远灵泉街道三台铺村委会德果村,正上演着通过葫芦梨增收致富的故事,德果村是灵泉街道三台铺村委会所辖的一个小山村,素有种植葫芦梨的传统,但是由于种植规模小,产量上不去,销售市场主要以开远为主,偶尔有外地客商慕名而来,看产量小,也就摇头而去。

  经过村党支部的多次研究讨论,决定发展葫芦梨产业!扩大种植规模,村民顾虑多,要发展葫芦梨产业,首先是要做大规模。选准了方向,说干就干,党支部一班人分头挨家挨户做工作。可是,愿意扩大种植规模的农户寥寥无几,原因无外乎风险太大,种植传统作物,价钱不好,耽搁的只是一年;种植葫芦梨,如果价格不好,耽搁的可是4、5年。

  党员先试,葫芦梨供不应求,说破嘴皮,不如做出样子。党支部一班人决定党员先行先试。2004年,德果村党支部书记李正祥、党员李德祥、王顺雄和村民代表赵忠,每家向灵泉街道农科站苗圃买了1200株小苗开始大面积种植葫芦梨。

  李正祥说,当时没有人愿意种,买1000棵,苗圃送了200棵,拿回来栽剩100棵,送人都没人要。2008年,李正祥等人栽种的葫芦梨开始挂果,一公斤卖到了4.7元,还供不应求。李正祥说,这一年,他家仅葫芦梨一项收入就达到近4万元,这可是栽多少年的玉米都得不到的收入。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比做无数次群众工作都有效果。于是,2009年开始,德果村甚至灵泉西山片区的葫芦梨种植开始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扩宽销售渠道,泡制葫芦梨,看到村民大规模发展葫芦梨种植,党支部一班人意识到,销售问题将会是以后制约葫芦梨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村党支部又动员头脑灵活的赵忠和王顺雄开始跑销售,为打开销售渠道,他们将葫芦梨拉到个旧、建水等地。销售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一种泡制的小涩梨比较受欢迎,口感更好、更耐贮藏、价格也更高。

  能不能用葫芦梨来泡制呢?带着这个疑问,赵忠他们开始了实验。没想到泡制后的葫芦梨,比生鲜的葫芦梨和小涩梨口感还要好。葫芦梨泡制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大量客商纷至沓来。一时间,葫芦梨成了市场上的紧俏货。泡制葫芦梨取得了成功,种植葫芦梨的收益得到了更大的保障,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种植葫芦梨的积极性。目前,德果村种植葫芦梨面积达到3000多亩,葫芦梨年产量达到1500吨左右,以市场平均价每公斤生鲜葫芦梨卖2元钱算,一年仅葫芦梨的产值就达到了300万元,户均增收近2万元。

  得益葫芦梨产业,实现脱贫摘帽,得益于葫芦梨产业的快速发展,全村30多户贫困户,到2018年仅剩1户未脱贫出列。村内的农户靠着葫芦梨产业,增加了收入,日子越过越好。引进工厂,促就业,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前期种植的梨树逐渐进入了盛果期,今年,村党支部又引进了建水和广东的两个老板来村里建厂加工葫芦梨,加工厂建成后,年可加工葫芦梨1000吨,主要销往广东深圳等地。王正华说,加工厂建成后,不仅让葫芦梨销路更有了保障,而且还可解决40人左右的长年就业问题。

  

  资料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上一篇:
下一篇: